“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古人总结的农谚真是准,过了白露之后,蚊子确实少了,它们都去了哪里呢?
咱们平常见到的蚊子可不是一种,一般常见的有按蚊、库蚊和伊蚊。其中,雌性的伊蚊白天吸血,而按蚊和库蚊是晚上吸血。不过,这三种蚊子中的雄性都不吸血,主要是以吸食植物的汁液为生。
蚊子在1.7亿年前的侏罗纪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并且个头比现在的蚊子大3倍。我们平常看到的蚊子有一个长长的刺吸式口器,其实,蚊子也是有牙齿的,多达22颗。不过,不用担心,即使蚊子有牙齿也不会用牙齿咬我们。
雌蚊是怎么在漆黑的夜晚轻易找到我们的?是靠眼睛吗?
显然不是,如果我们足够细心,就会发现蚊子每个鞭节上除了有轮毛外,还有一些短毛,它就是靠这些短毛轻易感受到我们的位置的。
因为,这些短毛能够感受到空气中化学物质的变化。例如,它能够感受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或乳酸等化合物和湿度的变化,从而判断对象的位置。所以,只要我们呼吸,蚊子无论是在白天还是夜晚都能轻易地找到我们。
一般的昆虫一生中都会四个形态,分别是卵、幼虫、蛹和成虫。并且,这四个形态中有一个形态要不在土里要不在水里,更有利于其安全繁殖。
蚊子也是一样,一生中有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形态。蚊子通常会把卵产在小河水、雨水洼、水塘、池沼、稻田及山涧流水等一些有水的地方。3天后,这些卵就会孵化出蚊子的幼虫,以水中极小的微生物和原生动物为食。几天后它就不再吃东西和活动了,开始蜕皮变成蛹。再过几天,这些蛹会再次蜕皮变成我们“痛恨”的蚊子成虫。
白露过后,蚊子都去了哪了呢?
蚊子都去哪里呢?答案是死了!
蚊子没有厚实的皮和温暖的毛,所以,它不抗冻,温度降到10℃以下,它就受不了了,行动迟缓,也不繁殖了,开始大量死亡。当然,不是所有的蚊子都会被冻死,一些聪明的蚊子会在冷空气来临之前,找个可以避风避寒的地方躲起来。比如,一些进到屋里的蚊子,它会躲藏在温暖又太热的隐蔽处,像书柜、衣柜、边柜等缝隙和角落里。不过,这时候的蚊子即使屋里的温度很高,它也很少会出来进食了,像冬眠了一样,不吃、不喝、不动,降低新陈代谢速度,避免因饥饿而死。
没来得及进到屋里的蚊子,要不死了,要不就躲藏在室外暖气管道内等一些较温暖的地方,躲避寒冷。
再来看一下苍蝇
比起蚊子来说,苍蝇更加让人讨厌,它哪都飞,啥都吃,虽然不咬人,但是膈应人。因为,它是边吃、边吐、边拉,并且,它吃东西的方式是“舔吸式”,严重污染我们的食物和器具。如果,肆意让苍蝇在房间里乱飞,用不了几天就会使我们的墙面和棚面上布满黑点。
还有一种更让农民头疼,它就是瓜实蝇或果实蝇。它们的成虫会在我们瓜的果实表皮上产卵,用不了多久虫卵就会在果实里孵化出幼虫,也就是常看到的白蛆,特别是苦瓜里面最多。这些白蛆会随着瓜一起长大,使瓜失去食用性和商品性,严重的时候会造成绝收,种植户损失惨重。
其实,我们平时在家里看到的苍蝇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家蝇、小家蝇和大家蝇,它的寿命很短,一个多月它的生命就结束了。但是,它的繁殖速度很快,一年能够繁殖10-12代,一只苍蝇能产卵100-300只。并且,只要温度适宜,雄性家蝇羽化后 18-24 小时、雌性家蝇羽化后 30 小时即可性成熟而交配,这速度不是一般的快!
苍蝇和其它昆虫一样,也是一生中有四个形态,分别是卵、幼虫、蛹和成虫。其中,卵期只有大约1天,幼虫期3-6天,蛹期3-7天。所以,我们看到的苍蝇卵只需要7天到半个月左右就变苍蝇了。
冬天后苍蝇都去哪里了呢?
苍蝇没有蚊子那么脆弱,能够抗一些低温,当温度降到4-7度时还能够爬行,而蚊子达到这个温度,早以死亡了。当温度升高到10-15度时又可以再次飞舞了,但是当温度进一步升高,到达35-40度时它又不动了,进一步升高到45 -47度时它就死了!
苍蝇冬天会以多种形态越冬,意思是说这些家伙冬天没有死。既能以蛹的形态越冬,也可以以蝇蛆的形态越冬,还可以以成虫形态越冬。
在北方地区冬天的时候一般很难在家里看到苍蝇,但在温暖的大棚内是能够看到的。
在江南和部分华北地区,当温度降到 0度以下时,就不再活动了,会以蛹的形态越冬。不过,在一些地区能够看到被畜禽粪覆盖的蝇蛆。
在华南亚热带地区,只要温度不降到 5度左右,一年四季几乎都可以看到苍蝇。
总之,苍蝇和蚊子都是有害的,能够传播一些病菌和污染我们的食物,看到了最好想办法清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