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在古代叫什么?我国古代的馒头最初是?馒头在古代有多种称呼,最为人熟知的是“蛮头”,此外还有“馍”“馍馍”“蒸馍”等别称,并且它曾是“包子”的本称。
关于我国古代的馒头最初的样子,据史料记载,馒头最初是有馅的。馒头起源于野蛮时代的人头祭,传说由诸葛亮征孟获时所发明,形状为人头形,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逐渐改为禽肉馅。中国人吃馒头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彼时称为“蒸饼”。三国时,馒头有了自己正式的名称,谓之“蛮头”。明人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记载:“馒头本名蛮头,蛮地以人头祭神,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直到宋代以后,馒头才逐渐成为无馅的发酵面食食品,而包子则成为有馅的馒头。不过,在吴语区等地仍保留古称,将含馅者唤作“馒头”,如“生煎馒头”“蟹粉馒头”等。
综上所述,馒头在古代被称为“蛮头”等,且最初的馒头是有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