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城门旁边的柱子叫什么名字?北京作为我们国家的首都,一直以其壮丽吸引着四海八方的游客。相信去过北京的朋友们一定都会选择去天安门,在天安门前,有一对由汗白玉雕刻而成的柱子,其名为华表。那么,它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呢?
去北京天安门旅游的人都能看到,天安门前后各有一对汉白玉的柱子,一里一外相距96米。
这4根柱子就是远近闻名的“华表”,与天安门同建于明永乐年间,迄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它们通高9.57米,直径98厘米,重约20吨,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柱头、柱身和基座,每一处都很有讲究。
华表柱头上的部分叫“承露盘”。相传汉武帝曾命人在神明台上立一铜铸的仙人,双手举过头顶,托着一个铜盘,承接天上的甘露,以为喝了甘露便可长生不老,后来这种形式便流传下来,并且取消了仙人,简化为柱子上面放一只圆盘。
“承露盘”上蹲着一只叫“犼”的瑞兽。它是龙之三子,也叫蒲牢,特点是“大喇叭”,声宏远震九海天涯,可以上传天意,下达民情。
“吼”双目朝天,故叫“朝天吼”。根据华表上蹲坐方位的不同,表达的意义也不相同。天安门后面的一对石犼面朝北方,望着紫禁城,名为“望君出”,劝戒皇帝不要老待在宫内寻欢作乐,应常到宫外去了解百姓疾苦。
与之相对,天安门前面的一对石犼面朝南方,意为盼望皇帝外出游玩不要久久不归,应快回宫料理国事,故称“望君归”。这都是提醒古代帝王勤政为民的标志。
说完柱头,再看柱身。它呈八角型,一条巨龙盘旋而上,龙身外布满云纹,汉白玉的石柱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真有巨龙凌空飞腾的气势。柱身上方横插一块云板,上面雕满祥云。
华表的基座称为须弥座,这是借鉴了佛教造像的基座形式,而且在基座外加了一圈石栏杆,栏杆的四角石柱上各有一只小石狮,头的朝向与上面的石犼相同。栏杆不但对华表起到保护作用,还将华表烘托得更加高耸和庄严。
那么,何为“华表”呢?相传在4300多年前的尧帝时代,每遇交通要道,总会看到路边埋着的一根笔直的木柱,木柱旁还有人看守。原来,这是尧帝设立的“诽谤之木”。在当时,每逢民众有意见,就会寻见诽谤木,向看守之人陈述自己的想法,如果来人愿意去往朝堂,看守人还会给予指引。这根木柱被称作“桓木”或“表木”,因为古代的“桓”与“华”音相近,所以慢慢读成了“华表”。
远古时期的华表是木头做的,东汉时期开始用石柱做,作用也从警醒、纳谏和指路变成了装饰。今天,华表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