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盯球”,我觉得许多业余球友很容易被这个说法误导,盯球只是需要盯的其中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还有更多、更重要的,要是真正明白了这些,就能掌握盯的诀窍。
不是所有的球都需要盯住不放的,说句实话,有的球想盯都盯不住,比如对方暴冲过来的球,速度极快,怎么盯住?反而,我们在寻找上手机会的时候,就必须全力盯好,这时候如果盯不住球,那组织进攻八成都要泡汤。
我们这时候盯球要和常说的击球前停顿紧密结合起来,我理解的是停顿那一下就是再次确认球已经来到了我们的击球点,我们需要做到定睛实实在在看到清清楚楚的白球,不是眼睛余光稀里糊涂或模模糊糊的感觉,只有能定睛看清楚了,就在这个看清球的过程中,同时也完成了停顿,否则,说明停顿没做到,集中发力更别提。
我觉得这是我们唯一需要盯好的球,或者说是纯粹的“盯球”。其他的盯球就不能完全意义上的盯球了。
一、接发球时要“盯”
可能有的球友会有疑问,不盯住球怎么判断旋转类型?其实,除了特别不转的球,视力好的球友通过盯球标能判断清楚外,其他的想通过看球标判断是很难的。
我们最好的盯球诀窍就是通过盯这些:
对方触球那一瞬间的拍型、触球、触拍点、发力方向、一跳落点、碰撞声音以及球飞行的弧线。
对方的拍型我们一定要盯好,然后我们采用与对方一样的拍型。对方是立着拍子的,我们接球也要立着,是稍平一点的,当然我们也要和他差不多,这个一定不能忽视,能盯好这个,接发球就容易得多了。
然后就是盯触球位置,对方发球时接触的球哪个部位,我们接的时候也去接触这个部位,这样接球即便失误冒高,也不会失误得太离谱。
盯发力方向相当重要,看他挥拍线路在触球那一下是怎么样的,结合拍型,如果立着击球线路是明显向前下倾斜触球,向下砍的,一般是下旋球;如果拍型平着接触球底部平着向前发力的,也是下旋球;如果拍型稍微立着,仍然采用发下旋的触球点由后向前平着推,那就是个不转的,但容易判断为下旋;
拍子平着稍立起接触球的侧下部位发侧上下旋是最难判断的。这时候一定要盯好对方触球那一瞬间的发力方向,不要被假动作迷惑。
一跳落点主要是预判长短,我们需要看好对方发球时触球的高度,对方在球比较高的位置击球一般是短球,如果看球落得很低才接触拍子,一般是长球。
听声音可以作为辅助,比如有明显当当响的感觉,这一定是碰撞发出的声音,这是不转的球,如果是沉闷的有蹭蹭的感觉,那就是摩擦产生的声音了。这在判断转不转时常用到。
二、相持中这样“盯”
相持中我们不要过多去盯住球,一旦对攻起来想盯也盯不住,我们更多的是盯这三点:
一是对方手上的挥拍。盯好对方手上动作,才能充分预判,如果等球出手了,再盯着球,那已经来不及了。要养成盯对方拍子朝向的习惯,看拍子朝哪个方向打,我们就往哪个方向垫步移动,同时用余光看球就可以,只要盯着对方拍子去移动步伐了,你会发现很神奇,即便没怎么盯球也能合上点,漏得并不多。
二是对方脚下的站位。我们击球不看对方站位,盲目地乱打有的时候还偏偏往对方拍子上打,让对方防个回头。我们出手前不妨先用余光看看对方的站位在哪,然后我们就可以选择合适的落点,比如对方追身或远距离的落点。不要小看这个看似多余的动作,其实还能帮助解决我们业余都犯难的停顿击球,有目的了,也就不慌张了,那停顿击球,集中发力就是顺势而为的。
三是来球运行线路。盯好对方的手上动作的同时,还要看来球的大致线路,这是个模糊的感觉,是快还是慢,然后我们就要同步向后引拍。来球快,我们引拍就得快,来球慢,我们引拍自然就得慢下来,别只是看到对方出手了,我们就做动作,那样同样会造成很大的被动。
三、发球时也得“盯”
这时候盯得最多的更多是对方的站位,还有就是通过发多个球来盯对方的接发球弱项。
发球时我们的注意力不能都放在完成发球这个动作上,而是要用眼睛余光盯对方的站位,看他是站在近台还是远台,还是中间。然后我们再根据判断快速决定发什么球。如果发现对方站位偏中路,我们就可以发对方反手位,如果发现对方站位偏好近台,我们就多发急长球。
尤其是面对陌生对手,就应该多变化发球方式,看看对方哪种球接得不好,或者哪个落点接得不好,我们就可以多发,尤其是在关键分时。
我是如月朋心,爱打乒乓、学乒乓,分享自己的打球体会,希望球友们多多关注,多多指点,多多探讨,共同提高、共享乒乓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