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天气还未转暖,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却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没错,这里就是号称中国“村BA”圣地的所在,感受着乡亲们的热情似火,比赛的氛围也逐渐燃了起来。
去年盛夏,一场篮球赛的视频火遍全网,只见视频中不仅观众席座无虚席,两边的山上也或站或坐着围观比赛的观众。为何“村BA”如此火爆,看似偶然,其实有据可循。
这里有着悠久的篮球比赛举办历史。早在1965年,台江召开第二届农民体育运动会,其中参赛篮球队达21支,篮球运动员达384名,以篮球为代表的乡村体育发展势头良好,贵州省农村体育现场会在当时台江县革东镇革东寨召开。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篮球运动成为各节庆活动的重要内容。
这里有着深厚的民意基础。篮球运动在台江民间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以篮球为代表的乡土体育文化浓厚,台江民间广泛流传有“逢节必比赛、比赛先篮球”之说,篮球比赛还形成了从天亮打到天黑,又从天黑打到天亮的“天亮文化”。篮球属于大众体育,对场地和技术要求的门槛较低,只要热爱就可以开展这项运动,这就赋予“村BA”本身的纯粹性和参与的广泛性。
“村BA”是一项由群众自发组织、自发参与的体育活动,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政府只做适度引导支持,追求的不是专业性,而是纯粹的热爱,更能引起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共鸣。台盘村的篮球,可谓是超过80年、跨越三代人的热爱,成为聚集周边人气的强大磁场。
这里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台江的民俗节日甚多,春节、元宵节、祭桥节、清明节、姊妹节、爬坡节、端午节、龙舟节、祭秧节、吃丑节、吃新节、中元节、牯藏节、苗年节等众多节日贯穿于全年。台江各族人民每逢传统节日,村村寨寨都举办篮球、斗牛、斗鸟、抢鸭子、踩芦笙、唱苗歌文艺晚会等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文体活动,有的项目已延续几百上千年历史。此次爆火的“村BA”,正是台盘村“六月六”吃新节的重要活动之一,不难看出,苗族节日风俗和文化传承的力量,为“村BA”的精彩绽放提供了天然的人文环境和丰厚土壤。
这里是“野球”的乡土呈现。台盘村除了中国“村BA”圣地这个称号,还具有贵州“野球”中心的地位。“野球”集比赛竞技、对抗碰撞、自娱自乐为一体,又不失灵活多变,因而深受球员青睐和观众喜爱。打“野球”的球员大多为集体荣誉而战,积极拼抢,毫不懈怠,使得观众爆棚、欢呼雀跃。每年“六月六”吃新节的篮球赛,助推了乡村“野球”赛事的蓬勃发展,不少球员在这里挥洒汗水,有的球员因精彩表现而一战成名。闲暇之余,村里自发组织篮球对抗赛,通过攻、防、抢、投为一体,环环相扣,拼的是体力、拼的是技巧、拼的是身体素质,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在正式比赛中经常会有嘘声、打口哨,观众的热情和球员的激情相互交融渗透,没有身体接触对抗就算不上激烈精彩,没有你追我赶、顽强拼抢就不足以欢呼雀跃,没有永不轻言放弃就不算真正体育精神。
这里有着别具一格的球场特点。在“十三五”以前,台盘村的篮球场很简陋,全是水泥地,只能容纳上千观众。“十三五”期间,台江县投入大量资金,在各乡镇(街道)、各村寨兴建以农村篮球场为主体的全民健身工程基础设施,实施完成118个篮球场面积约700平方米的标准化建设,实现了村级篮球场全覆盖,台盘村是这一基础设施建设的受益者之一。
台盘村篮球场与其他村寨不同的是,台盘村因地制宜,根据看球需要几次增修形成了视觉类似于NBA球场的台阶式看台,能容纳一万余名观众观看球赛。台阶式看台俯视整个球场,有很好的视觉冲击力,极大地方便了村民观看篮球赛事,吸引更多不是本地的球迷爱好者前来观看比赛。具备NBA、CBA的神似,又不拘泥NBA、CBA的形式,通过主流媒体报道和短视频广泛传播后,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村BA”,成为公众认可名副其实的中国“村BA”圣地。
文/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莫海艺 陈曦源
编辑 张紫莹 胡岚
二审 虞富文 胡锐
三审 王晓峰 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