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短视频平台一名陈姓男子自述:
我,四川大学哲学研究生,此前在某报刊任资深记者。
失业已经半年多了,还没找到工作,投递的简历98.75%都石沉大海。
该男子感慨到,等年龄过了35岁之后,真的是无人问津,其实自己也脱下了孔乙己的长衫,因为年前就已经开始送外卖了。
看见自己老家青城山,还在招出家道士,结果点进去一看也不要35岁以上的人。
消息一出,甚至冲上热搜第一名。
为何人们如此关注这一事件?
这个新闻,其实反映了当前社会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失业是很多人可能会面临的难题,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难度更大。
这名男子是985哲学研究生,如此之高的学历,投简历都石沉大海导致失业半年,无奈脱下“长衫”选择了送外卖,更艰难的是外卖淡季完全没单。
此外,男子硕士期间研究道家,看到老家青城山招道士感觉匹配,却因年龄过了35 遂被拒。
平凡人的真实生活,往往更容易引起共鸣、感动或反思。
在职场中,“年龄歧视”确实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招聘过程中。
“35岁危机”是人才市场上存在的一种现象,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直接明文规定只要35岁以下员工。
许多人应该都有亲身感受过,这一情况,年龄越大就越难找到工作。
为何超过35岁很难找到工作?
在就业市场中,许多公司更喜欢年轻的员工,原因如下:
第一、他们认为雇佣年轻的员工,这样公司会更有活力和创造力。
第二、年轻的员工通常会接受较低的薪水,这对公司来说是一个经济上的优势。
第三、年长的人通常被视为更有智慧和经验,但他们也被视为守旧,不适应新技术和新方法。
这些因素,在招聘过程中,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与此相反,在国外,年长的员工通常被视为更有价值和更有贡献。
为何国外年龄歧视并不存在?
第一、在许多国家,法律禁止雇主因年龄而歧视员工。
第二、许多公司更愿意雇佣年长的员工,因为他们通常有更多的经验和技能。
第三、年长的人被视为更有智慧和经验,而不是过时和不适应变化。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国内和国外,对年龄的看法是截然不同的。
在中国,年龄被视为一个负面因素,而在国外,年龄被视为一个积极因素。
这种差异导致了我们职场中的“35岁危机”的存在。
枫语认为“35岁危机”本就是荒谬的存在
一个人兢兢业业干到35岁,却因为超过了35岁的年纪红线,从人力管理垮塌为资金成本。
然而,为了加入新就业市场,似乎满大街都是“只有35岁及以下”的硬性条件。
明明正处于,处世经验、创造力、工作动力的巅峰时期,却在就业市场上备受嫌弃。
总而言之,我们需要关注“35岁危机”,需要改变我们的传统观念了。
大家认为35岁,真的就不能适应当下的工作要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