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有小甜椒儿(原创不易,请勿抄袭,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近好朋友在找工作,确切来说应该是最近一年来一直都在找工作,但是至今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她要求不高,从最初的周末双休,月薪4000元,到现在的可以接受单双休、甚至可以接受不规则的工作时间,比如上午10点上班,下午9午以后下班等等。
最初找工作的时候,她有明确的原则,那就是朝九晚五,周末双休,只是逐渐被现实打败了。
即便是降低标准,她还是没有找到一份工作,很多时候和对方的对话都在“未婚未育”这戛然而止。
她是93年的,过了30岁大关,突然就有了年龄和婚育的压力,这让她很崩溃。
好在她是南京人,母亲退休了有较好的退休金,父亲即将退休,家里有两套房子。
即便如此,她还是能够感受到年龄带来的压力。
而那些没有稳定居所,却要面临被职场淘汰,找不到好工作的人,内心的煎熬和压力可想而知了。
38岁高学历北漂的辛酸
最近一个38岁的高学历北漂送外卖被关注。
他为了证明自己所说不假,晒出了学历证明和曾经的工作证明,他是2011年毕业的,四川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后在北京工作,至今已经有12年,工作了12年,到如今却找不到一份工作,投递的简历全部石沉大海,为了维持生计他只能送外卖。
有人质疑他是不愿意放下姿态,他回应说“早就脱掉了孔乙己长衫”,但是依然找不到一份工作。
而对于他的过往工作经历,“资深记者”,他的回应是在《南方周末》工作过一年,“资深”不是职称,没有评过职称。
而被问及,有没有想过离开北京的时候,他的回答是很纠结,有的时候特别想回成都,但是又怕被家人骂,怕自己的精神状态不好,有时候又贬低自己,所以一直在北京。
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是自己的问题还是环境的问题?
这位985硕士研究生说,自己不想卷了,说虽然现在的工作初中生就能做,但是他不介意。
如果他真的不介意,他就不会在网上晒出自己的学历,讲出自己的工作经历了,他就默默当个外卖员就好了。
包括我开篇提到的朋友,她有她自己的问题,前两年,她着实在家躺了两年,没想到两年之后就变了天,原来她觉得自己年轻不打紧,在家躺了两年以后,再出来发现连一份工作都找不到了。
而上文提到的985硕士,工作12年,没有评职称,对于他所在这个行业来说,很容易就是年龄越大越不值钱,既然他能做的事情,年轻人都能做,那么他就逐渐丧失了竞争力。
埋怨环境有问题,不如来找自己的问题,如果到了38岁,含金量依然不高,那么被淘汰是肯定的。
他在回答媒体的问题的时候,几个关键问题,就能表现出他的人格特点:在北京混不下去了,很纠结,想回老家,又担心被骂(38岁还这样优柔寡断),这是他自己的问题。
所以我们不能全去怪环境,大环境下竞争一直存在,而一个人想要让自己处在一个踏实的状态,不希望自己被淘汰,那么就得不断提升自己。
大学毕业并不是人生“保险箱”
“我大学毕业竟然找不到一份工作!”
“研究生毕业,到了38岁失业了……”
这都是片面的,大学不是保险箱,研究生更不是,“毕业”只是说明人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之后还要不断提升自己,不断适应环境,增加自己的竞争力,这样才能避免被淘汰。
如果高中毕业就彻底放松了,进入大学开始摆烂,四年之后迎接自己的一定是“找不到工作”,如果大学毕业找到了一份工作开始摆烂,不再提升自己,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能做的工作逐渐被年轻人取代,人到中年一定会面临被职场淘汰的尴尬。
结语:
人在弱小的时候就得逐渐适应环境,人在强大的时候,才有可能改变环境。
名校毕业,人到中年,被职场淘汰,不能把一切问题都归于环境不好,因为这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
我们总得有危机感,因为有危机感,才能提升自己,而一个人只有不断提升自己,增加自己的竞争力,明白自己不能被取代的地方在哪里,才能过得踏实。
我们教育孩子、鼓励孩子读书,不是为了完成高中学历,不是为了单纯的名校,而是为了增加孩子的竞争力,让孩子养成通过知识来提升自己的目的,这样孩子才能一直进步,一直在环境的变迁中找到存在感。
名校不是保险箱,同样的毕业初期的工作也不是保险箱,别忘了提升自己,增加自己的竞争力,才不会面临人到中年被淘汰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