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上海发生了什么?上海就是浦东讽刺什么?1921年7月23日,在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这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你一定有所了解。但,在“一大”召开前,上海发生了些什么不为人熟知的大事?中国大地上何时第一次树起了“共产党”的大旗?
今天,小红(ID:hszs1921)就带大家一起揭开谜底,让我们从一份神秘卷宗说起……
租界警务密报中
出现了陈独秀的名字
上世纪20年代,在华洋杂处、分而治之的上海,一年中,发生着数不清的琐事和要闻,密谋和公务。
1920年8月22日,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的 《警务日报》(S.M.C.Police Daily Report)在“中国情报”一栏中,突然出现了长达36行的情报秘闻:
《警务日报》-“中国情报”栏目
陈独秀,前北京大学教授,现居环龙路。据报道称,陈正于该处安徽籍人士中组织一社团,旨在改进一系列安徽事务并废除现任督军……到达上海后,陈独秀去了全国学联和江苏教育联合会,但并没有参加任何学生会议,至此也可以确定他并没有公开卷入到学生动乱中。一般认为,陈独秀是一位相当激进的改革者,在北京时曾撰写过一些书,这些书在发行流通之前就被政府控制了。但是在没收前,学生就从政府圈得到了这些书的一些印本。
《警务日报》属于动态简报性质,文字一般都比较简短。这则长长的文字,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租界警方已十分关注陈独秀的行踪动向,并详细了解陈独秀在北京和上海的“过激”行为。
公共租界的密报,探知陈独秀在1920年8月正在“安徽籍人士中组织一社团”。这些密报虽然未能破解出陈独秀组织社团的真正意图,但却还原出一个重要事实: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在上海正式成立,选举陈独秀为领导人,称为“书记”。
渔阳里红色微光初现
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立
1920年初,陈独秀、李大钊、邓中夏等开始酝酿成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4月初春时节,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今南昌路100弄2号)的陈独秀寓所来了三位李大钊介绍来的客人,其中一人是来自俄国伊尔库茨克第三国际远东局的维经斯基(吴廷康),李大钊在信中介绍了维经斯基一行的目的:联络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人物。
此次会晤之后,维经斯基写信向共产国际和俄国共产党介绍了陈独秀,称他是“当地的一位享有很高声望、有很大影响的教授”。
1920年5月,经东亚书记处临时执行局主席维经斯基同意,“第三国际东亚书记处”在上海成立了,这意味着中国的革命运动即将并入共产国际运动的洪流。
1920年8月左右,陈独秀、李汉俊、李达、俞秀松、陈望道、沈玄庐、施存统等人发起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推选陈独秀为书记,并由陈独秀等人草拟了一个简单的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中国共产党宣言》,以统一大家的思想。
不久,邵力子、沈雁冰、李启汉、沈泽民和工人李中等人加入了党组织。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是中国这块土地上出现的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它对于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和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起了非常重要的发起和组织作用。
上海共产主义发起组成立后,部分成员又分赴各地组建党小组,经过组织与联络,北京、武汉、济南、长沙、广东等地先后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共产主义的火苗,开始在中国大地悄然擦亮火花。一批早期共产主义者脱下长衫,深入工人群体中,赋予了共产党早期组织深厚的工人运动基础。
出版中国无产阶级的第一个党刊《共产党》
翻译出版《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
第一次领导五一劳动节庆祝会
1920年6月中旬,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立《新青年》编辑部,应当是中国大地上出现的第一个共产主义组织。1920年9月起,《新青年》被改为机关刊物。
11月7日,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又出版了半公开的中国无产阶级的第一个党刊——《共产党》月刊,第一次在中国树起了共产主义的大旗。
在创刊的《短言》中,号召中国无产阶级“举行社会革命,建设劳工专政的国家”。它着重宣传了关于无产阶级新型政党——共产党的知识,介绍了俄国共产党建党的经验和列宁的建党学说,并译载了列宁的某些著作。
1921年,租界里的文化出版政策步步紧收,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编辑的刊物也陷入步步惊心的境地。1921年初《新青年》月刊的出版被破坏,8卷6号“排印将完的时候,所有稿件尽被辣手抓去”。同年初春,《共产党》月刊正排出第3期,突遭租界密探查抄,编辑部只得在此期一页空白纸上写下“此页被上海法捕房没收去了”一行字。
1921年,毛泽东在给蔡和森的信中谈到国内建党情况时说:“出版物一层,上海出的《共产党》,你处谅可得到,颇不愧‘旗帜鲜明’四字。”由此可见,《共产党》月刊的出现是建党的第一个有重大意义的实际步骤,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必要前提。
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还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这些书刊发行各地,成为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学习的材料,对于提高对共产党性质的认识,统一建党思想,加强各地党组织的联系,发挥了重大作用。
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提高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如1920年8月创办了工人刊物《劳动界》,以通俗的语言,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揭露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教育工人阶级组织起来争取自身解放。在纱厂比较集中的沪西小沙渡开办了上海第一个劳动补习学校;一些成员还深入到工厂中去,向工人演讲,宣传马克思主义,发动工人起来斗争。
在提高工人阶级觉悟的基础上,在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领导下,1920年11月建立了上海机器工会,这是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下的第一个工会组织。不久,又成立了上海印刷工会、纺织工会。
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一些成员还深入到学校中去,在青年学生中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8月,成立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为了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培养干部,上海党组织开办了外国语学校。
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以《新青年》和《共产党》月刊为主要阵地,发起了对研究系的假社会主义,以及对无政府主义和修正主义的批判。其中,对研究系假社会主义的批判,对于促进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思想统一,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1921年五一节之前,在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领导下,召集学校、社团、报馆中进步人士在渔阳里6号开过三次庆祝“五一”劳动节的筹备会。而这些活动,均被《警务日报》密集记载。
“五月一日,伟大的纪念日。醒来吧,劳工们和商业员工……”
尽管受到严密监视,1921年“五一”劳动节当日,上海发起组成员还是集体出动了。几名热血青年到先施公司的七层楼上,像天女散花似的把印着上述话语的传单、标语投到大马路(南京路)上,不仅惊动了行人,也忙坏了印度巡捕。这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庆祝会,昭示了共产党与工人运动结合的雄伟力量。
中国大地上何时第一次树起
“共产党”的大旗?
答案就藏在《共产党月刊》里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该纲领的第一条就是“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其实,将中国的无产阶级政党命名为“中国共产党”,也是有个过程的。
根据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员的回忆,中国共产党在开始创建时,既考虑过称为“共产党”,也考虑过称为“社会党”,甚至还曾考虑过称为“社会共产党”。
1920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三周年纪念日,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主办的《共产党》月刊在上海创刊。该刊在全国秘密发行,最高发行量达5000多份,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必读材料之一。该刊为16开本,共出版6期,李达任主编,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许多成员均是该刊的撰稿人。
刊物围绕着“为什么建党”、“建设什么样的党”、“党的任务是什么”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宣传。用大量篇幅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各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情况与经验、中国各地工人运动的发展情况,探讨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批驳无政府主义思潮。
在创刊号首页的“短言”中,阐明了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主张,随后又以“共产党月刊社”的名义在《新青年》杂志上刊登广告,公开亮出了“共产党”的旗帜,这也是中国大地上第一次树起“共产党”的大旗。
在创办《共产党》月刊的那些日子里,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还起草了《中国共产党宣言》。《中国共产党宣言》阐明了中国共产主义者关于实现共产主义新社会的理想,提出:
- 将生产工具,如机器,工厂,原料,土地,交通机关等收归社会共有、社会共用;
- 废除旧的国家机器;
- 使社会上只有一个阶级——劳动群众的阶级。
宣言还指出,无产阶级要建立新社会,就要团结起来,开展阶级斗争,“用强力打倒资本家的国家”,铲除资本制度,就必须“组织一个革命的无产阶级的政党——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并且“用革命的办法造出许多共产主义的建设法”。
《中国共产党宣言》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表达了中国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和主张。
《共产党》月刊的创办和《中国共产党宣言》的拟就,把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基本上定了下来了。
来源:红色之声(ID:hszs1921)综合上海市档案馆、解放日报、新华网、中国组织人事报、中国社会科学报、《读·党史》等
部分图片摄影:绒绒
编辑:小能手
审稿:张海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