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三月最怕寒回头,四月最怕热死牛”,三月寒回头有啥预兆?下面就来看看三月下雪有什么寓意?古人说三月下雪民间说法。
1·农历三月的气候特点
干支历中的三月指的是辰月。春季寅月,从立春开始到惊蛰;卯月从惊蛰到清明,辰月从清明到立夏。
春季寅月少阳初起,卯月少阳旺盛,到月中的春分节气时,大地上的少阳之气到达最强,太阳萌生,太阳也就是夏季火的力量。
辰月属土,这时冬季的阴寒已经被消耗殆尽,春季的力量也开始减弱,夏季的力量却不断变强。
古籍中称三月“辰者,言万物之振也”“三月阳气动,雷电振”“万物去故就新,莫不鲜明”这个月大地上阳气旺盛,万物舒展而出,鸟语花香、一片生机。
辰月卦名为夬,夬卦由五个阳爻和一个阴爻组成,代表阴气即将消失,强大的阳气马上要把衰弱的阴气驱除出去,所以才说“夬者,阳决阴也”。
而四月建巳,巳月为乾卦,是纯阳之卦,代表阴气已经被阳气所取代,大地进入太阳力量旺盛的夏季。
所以,三月是春季向夏季过渡的月份,气温持续回升,降雨随之增多。特别是在谷雨节气之后,夏季特征已经超过春季,天气更应该是越来越热。等立夏节气一到,春季力量彻底隐藏,冬季力量彻底耗尽,炎热多雨的夏季也就来了。
2·三月最怕寒回头
一年四季之中,春夏属阳、秋冬属阴,阳气温热、阴气寒凉,。所以春暖夏热,秋凉冬寒。春季少阳温暖鲜花盛开,夏季太阳炎热万物繁衍;秋季少阴凉爽,成熟终结;冬季太阴阴寒,大地归藏。这就是阴阳有时、四季有序。
三月正是大地上阳气旺盛,阴气衰弱的时候。如果这时候“寒回头”,发生大幅度降温,下雪、下雹等,就是阴气强盛,阳气未达的标志。
《曾子》中说:阴气胜则凝为雪。董仲舒说:雹者,阴气胁阳也。《谷梁传》中也说:阴阳失度,时寒过节,雨而木冰等,都认为只有在大地阴气强盛,阳气未开时才会有冰、有雪。
据古籍《新唐书》中记载:武则天统治时期,也曾有过一次三月大雪的经历。当时的监察御史王求礼说“今阳气偾升,而阴冰激射,此天灾也”。意思就是阳春三月大地阳气不升,阴气旺盛,是大灾的前兆。
如今,也正是田中越冬小麦抽穗旺长等待扬花授粉、油菜花落涨籽、果木落花生果;晚种作物育苗养苗的重要时段,这时突然降温“寒回头”,会对作物造成相当大的伤害。
《吕氏春秋》中也说:季春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肃,G有大恐。
3·四月最怕热死牛
四月建巳,指的是从立夏到芒种的这段时间。这时春季温暖的木气已经彻底隐藏,夏季火气完全显现,火气也是大地太阳之气。
《说文》中称,四月阳气已出,阴气巳藏,万物见。夏季太阳的力量从立夏开始显现,要到午月正中的夏至节气才到达最强,夏至三庚入伏,到那时大地才真正进入一年之中的最热时段。
所以一般情况下,四月份的平均气温也只是比三月份略高一些而已,还远远达不到“热死牛”的程度。
天气越热,地面空气蒸发就越快,和高空的凉冷空气相遇之后就容易形成降雨。这也是夏天降雨多,冬天干旱少雨的原因之一。所以四月份如果气温过高,降雨自然也会特别多。
四月份麦子等作物已经基本完成生长、等待成熟,正是需要阳光和温度,使水分转化为养分,并且最终成熟、饱满,等待收割。
如果这时候频繁下雨,就必定会造成倒伏、出芽发霉等问题,造成大面积歉收。所以谚语中也说“小麦不怕神和鬼,就怕四月有大水”“寸麦不怕尺水淹,尺水却怕寸水沾”等。称麦子将熟时最怕下雨。
四季轮回,一度春风,还一季秋雨;一度夏忙,附一时冬憩。四时有序,万物有时,才是人间真美好。当热时不热,是阳气被制,容易地动;当冷时不冷,是阴气被伐,万物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