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美好寓意(端午节三大禁忌)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夏季的气氛越来越浓了。进入夏季后,首个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到来。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等,日期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的“端”字本义为正,“午”为“中”,这天的正午则为正中之正,这是因为古人崇拜的苍龙七宿位于正南中天,为大吉天象。民间“二月二、龙抬头”,也是指苍龙七宿的位置。
苍龙七宿是中国古代神话和天文学结合的产物。古人把黄道赤道附近划分二十八组,一组称为一宿,共二十八星宿,然后又按方位和季节把二十八星宿分为了东、南、西、北四宫,一宫七宿。据张衡的《灵宪》记载:“苍龙连蜷于左,白虎猛据于右,朱雀奋翼于前,灵龟圈首于后”,这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左青龙,右白虎,上朱雀,下玄武”。
端午节是人们祭拜先祖、祈福辟邪的传统大节,北方一些地区则把端午节视为“恶月恶日”的开始。俗话说:“端午避三事,财福纷纷至”,“三事”指什么呢?
第一不做:见面不说祝福语
端午节虽然是一个隆重的传统节日,但人们并不去说“端午节快乐”等祝福语。这是因为端午节并非是一个令人快乐的节日。
相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周郝王三十七年(前278年),面对白起攻下郢(xing)都,楚顷襄王和执政的贵族大臣们一起狼狈逃往河南,屈原在苦闷和绝望之中投进了汨罗江,这一天正好是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为了纪念屈原的爱国之心,把端午节同时作为了纪念屈原的节日。
除了纪念屈原外,在北方人们还把五月称为“恶月”,把端午节称为恶月之节。在农历五月,已经进入了夏季,气候多变,阴雨天气增多,储备衣服和食物很容易发霉变质,引起疾病的流行;再加上夏季农作物虫害增多,农作物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或者虫害而减产或绝收。所以人们称农历五月为“恶月”,而作为农历五月的第一传统大节——端午节,自然也是不吉利的象征了。
古人认为:在五月十五以前,诸事不宜,不嫁娶、不建房、不砌灶、不搬家等,以示对五月的回避。
第二不做:不过生日
《论衡》对“五月五日,生子不举”的解释是:“夫正月岁始,五月盛阳,子以(此月)生,精炽热烈,厌胜父母,父母不堪,将受其患”,意思是说农历五月出生的孩子会影响自己的父母。据《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孟尝君就是农历五月五日生人,他父亲田婴认为:“五月子,长与户同,杀气父母”,因此要将他扔掉,但孟尝君的母亲不忍心抛弃他,便偷偷扶养,这才成就了孟尝君。
当然这种说法随着时代的进步,已经被人们所摒弃了,农历五月出生的孩子并不没有这些顾忌,但是在过去,农历五月是北方的农忙时节,这时候孩子出生会影响农作物的抢收,而且农历五月也是一些蚊虫大量繁殖的时节,容易引发流行病,所以才有了“农历五月,生子不举”的说法。
虽然这些说法没有科学依据,但是农历五月五日不过生日,也是为了父母减轻农忙辛苦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希望父母身体健康的一种美好愿望。
第三不做:不下水游泳
虽然端午节有水上赛龙舟的习俗,但是,老人们却认为端午节这天是不适合去野外游泳的。这是因为端午节本就是为了纪念屈原跳进了汨罗江,这时候去野外游泳,是一种不吉利的事情。
农历五月虽然气温逐渐升高,但是气候多变,很容易发生暴雨或者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这时候去野外游泳是一件比较危险的事情,比如:暴雨引起河水暴涨或流速加快等。
民间有端午节“避五毒”的说法,进了农历五月,一些毒虫纷纷开始繁殖,尤其是人们常说的“五毒”,这些有毒的虫子,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所以民间才有“避五毒”的习俗。既然毒虫增多,去野外游泳当然也是不太合适了。
所以老人们把农历五月游泳作为一种禁忌,还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