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一战的主人公是韩信,韩信是西汉著名的军事家,后人称他为“兵仙”、“神帅”等。背水一战讲的是韩信率兵攻赵,韩信指挥汉军故意败退,在河边列了一个背水阵,由于将士们后无退路,只能拼死一战,最后大破赵军的故事。后来指处于绝境之中,为求出路而决一死战。
其实,只要查阅一下秦末和楚汉战争这段历史;再从项羽的“巨鹿之战”到韩信的“井陉口之战”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双方实力上看,两场战争非常相似。因为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的战法中就有“背水一战”的部分,所以最先创造“背水一战”战术的,更应该是项羽。
井陉口之战:公元前204年,汉赵井陉口之战中,陈馀的赵军兵力20万人,而韩信的军队只有3万人。为了回避军队人数上的不利并能尽快取得胜利,韩信派出轻骑部队绕道赵军一侧,待赵军出阵后,便冲进营地插上汉军的旗帜。同时,韩信命令队伍沿着泜水河岸背水摆开了阵势。到两军交战时,韩信命令军队佯装败退,陈馀率兵追击。等到汉军退到泜水河岸时,发现无法渡河。于是,都返回冲向赵军,杀得赵军措手不及。等赵军想回营地的时候,却发现营地插满了汉军的旗子,顿时人心惶惶,赵军大败。这是韩信的封神之战,也是“背水一战”典故的由来。
巨鹿之战:公元前208年,秦楚巨鹿之战中,项羽担心兵士不能全力以赴,又担心军队恋战。于是,等到部队渡过漳水之后,项羽命令所有将士每人只带3天的干粮,并把军队做饭用的锅砸破,把渡河的船沉到河底。然后对将士们说,咱们现在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了,三天之内必须要打败秦军,才有生路。这时楚军前面是30万秦军,后面是汹涌的漳水。楚军将士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置死地而后生。最后,楚军凭着勇猛的战斗意志,终于战胜了秦军,脱离了险境。这就是历史上“破釜沉舟”典故的由来,主人公就是项羽。
首先,两次战争中,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楚军和汉军都是背对河水列阵。所以,“破釜沉舟”的战术中,就包含“背水一战”的战术。
其次,项羽的“巨鹿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08年,而韩信的“井陉口之战”则发生在公元前204年,比项羽的巨鹿之战晚了4年。从时间上看,项羽的“破釜沉舟”远早于韩信的“背水一战”。
第三,韩信很早就加入了项梁的起义军,项梁去世后,韩信又成为项羽部下。由于韩信在楚军中不被重用,才在后来逃离楚军,投奔刘邦。尽管韩信是否参加过巨鹿之战,史书上并无记载,但是作为一名楚军将士,也一定了解巨鹿之战。
史记中将“背水一战”归于韩信的杰作,其实有些牵强。也许是司马迁的善意,本来项羽已经有了“破釜沉舟”的杰作,索性就让“背水一战”成全韩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