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里横的女生性格,在家凶在外面怂的女人,很多孩子在家稍有不满足,就会各种闹腾,甚至立刻倒地、甩开膀子痛哭,如果没有人去安抚他,他就会哭得更凶;
而出门在外呢,便会“乖巧有礼”,这就让很多家长疑惑:明明都是同一个娃,为啥在家是小霸王,出门就变小绵羊了呢?换而言之,就是典型的“窝里横、外面怂”。
楼上邻居家5岁多的儿子圆圆,是小区里出了名的暖男。和小朋友玩时会懂得谦让,说话也是温柔细语,见过的人都会夸他懂事、有礼貌。
有次接女儿放学回家时,偶遇圆圆,圆圆多远就跟我们打招呼,文文爸也夸圆圆真乖顺。而圆圆妈则打趣道:“在家脾气大得很,典型的窝里横,跟他爸一个样…..”,圆圆听后,似乎不高兴了,立刻凶巴巴的甩开妈妈的手,“窝里横”的态度可见一斑。
其实,像圆圆这样,在外对人毕恭毕敬;在家则肆无忌惮地朝家人乱发脾气,家里家外完全是两面派,很让父母头疼。
01为什么孩子会“窝里横,外面怂”呢?
香港大学心理学博士林婷对此谈道:孩子之所以会出现“窝里横,外面怂”的两面性性格,一方面是家人也是“窝里横”,尤其是爸爸;另一方面则是源于性格慢热、同时缺乏社交经验。
·孩子“窝里横”性格,责任多在爸爸
楼上邻居家孩子圆圆,出现家里家外两面派的性格,责任就多在于他爸爸。他爸爸陈先生,在外对人总是笑脸相迎,邻里有人需要帮忙时,他总是冲在第一个。
但在家时,他对妻子和孩子总是大呼小叫,深夜时常还能听见他们夫妻俩的争吵,平常训斥孩子的场面也不少见,与平时的形象判若两人。而他的儿子圆圆,也像极了爸爸的脾气,在外总是温文尔雅,在家就大呼小叫。
常言道: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而家,就是孩子情绪训练与控制的实验室。设想一下,一个孩子每天跟着一个“窝里横”的父亲生活,耳濡目染之下,也难免不会受影响,从而出现两面派的性格。
在很多孩子心中,爸爸都是像“超人一样”存在的,爸爸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巨大。同样,如果爸爸是“窝里横”,同样孩子也会是“窝里横”。
·孩子性格慢热,缺乏社交经验
每个孩子的性格脾气不同,像女儿文文,就是一个自我意识强且慢热的孩子,在面对陌生环境时,时常变得拘谨内敛,无法很快的融入小朋友。
有次幼儿园开展亲子活动,她其实很喜欢做手工,但看着别的小孩子做手工时,她却不敢去参与,就算有老师在旁边鼓励与引导,但她还是静静的看着、不说话。
等她看了一会儿后,文文爸便蹲下来对她说道:“你知道的啊!做手工很有趣哦,你看佳佳都很开心对不对,我们也可以去做,做好了可以带回家送给奶奶,奶奶肯定很开心…….”
就算这样,文文也没有马上加入,但最终在文文爸的一步步引导下,还是参与了。
其实很多像文文这样的小孩子,从内心来说,是很想融入小朋友的,但却迟迟融入不进去,一方面的原因来源于性格;而另一方面可能是缺乏社交经验。
文文爸跟女儿沟通时,她说道:“我不知道怎么跟小朋友说,也不知道怎么跟他们配合做手工……”不知道如何开口、如何合作与融入,会让他们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中。
而一旦回到家,面对的都是自己熟悉的家人,这些在“外面怂”、紧张了一天的孩子,可能就会“一点就炸”,来找到存在感与掌控感,也就会出现大人口中的“窝里横”。
02面对“窝里横,外面怂”的孩子,家长该怎么做?
分析很多“窝里横,外面怂”的孩子,内心常常是非常脆弱无力的,当内心挤压了太多的情绪与压力时,就需要找个渠道来发泄,而这个渠道,往往就是最亲近的家人。
就如很多成人,面对朋友、同事、客户总是温文尔雅;但只要回到家,面对家人时,可能就会大吼大叫。父母若不想孩子继续“窝里横”、“外面怂”,可以通过这些方面来改善哦。
①不“以爱之名”控制孩子
爱孩子,是所有父母与生俱来的本能,但父母不能“以爱之名”来控制、威胁孩子,否则,父母之爱就会变成“伤害”。
嫂子很爱孩子,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可谓无微不至。但他们母子关系却不怎么和谐,孩子也经常对其大呼小叫,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嫂子爱控制、威胁孩子。
嫂子最爱说的三句话便是:“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啊?你看隔壁谁谁谁多懂事”、“你要是不这样,我就要怎么样”、“我做这么多,都是为你好啊!你就是个白眼狼”!
嫂子爱孩子,这是毋庸置疑的,但经常性得以控制、威胁孩子,限制孩子的自发行为,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终究会让孩子反感,从而影响亲子关系。
跟孩子沟通时,建议多用协商的语气,而不是控制。比如饭菜做好了,让正在看电视的孩子来吃饭,错误的说法就是:“你再不过来吃饭,就1周不许看电视了”。
而正确的做法则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与孩子共情,然后让孩子自己把控时间,自己做出选择。比如“饭菜做好了,要吃饭了,怎么不过来呢?动画片很好看吗?”“你还想再看1分钟还是2分钟呢?”
②通过EPS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女儿文文是一个既慢热、自我意识又比较强的孩子,为了改变她“窝里横、外面怂”的性格脾气,文文爸咨询过不少育儿专家、心理医生,最后心理医生推荐了EPS法,来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E(evaluate):仔细观察孩子,找到“怂”的原因
在听从心理医生的建议后,文文爸仔细观察了孩子在外怂的时间、人群,然后分析这个时间段、这个人群的原因,并形成表格。
·P(plan):制定相应计划,陪同完成
根据孩子“怂”的时间与人群,文文爸给女儿安排了一些从简单到难的社交活动,制定了一个跟孩子兴趣爱好相关的计划清单。比如简单的,去独自去超市购物;难一点的,独自邀请好朋友来家里玩,并负责安排朋友们玩的项目与饮食。
·S(skills):家长全程陪同孩子,并实时指导
在实行计划时,家长要提前教孩子一些社交技巧与礼仪,比如如何邀请好朋友?打电话怎么说,当朋友来家里时,该怎么自我介绍、如果小朋友发生矛盾后,如何处理等?
在执行每个计划时,父母可以跟孩子先演练,不要盲目地将孩子推出去,否则孩子可能会更加抗拒社交。
这样的训练可能一次难以见效,但只要坚持,肯定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
总而言之,面对“窝里横,外面怂”的孩子,父母要引起重视,尤其是爸爸,要懂得反省与补救。小时候,孩子发泄的对象可能是父母;长大后,可能就是配偶与孩子,这对爱他的人是不公平的。
互动话题:带娃不易,养娃更难,对于“窝里横”的孩子,你是怎么引导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