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上山闹剧叫停了吗?官方:不是毁林造田

房宁、韩浈浈/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近日,记者就“水稻上山”等问题采访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负责人。
问:朱有勇院士的“水稻上山”引起网民热议,很多人不理解,质疑山上种水稻不切实际,产量也不可能那么高,能否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答:朱有勇院士所说的“水稻上山”,实际上是一种杂交稻雨养旱种的栽培技术,就是把“山下水田”的杂交稻品种引到“山上旱地”种植,像种玉米一样种水稻,不用泡田,不用育秧插秧,也基本不用浇水灌溉,还能有较好的产量,当地农民形象地称为“水稻上山”。这些田本来就有,不存在网民质疑的开山造田、毁林造田等情况,也不会破坏生态。当然,这个栽培模式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主要适合云南海拔1700米以下、降雨量1200毫米以上雨热资源丰富的山区旱地,并不是什么地方都能推广。
朱有勇院士在云南省澜沧县蒿枝坝村蹲点扶贫期间,发现当地农民喜欢吃大米,但当地多为旱地,主要种玉米,水稻不能自给。为解决这一问题,朱有勇院士团队在当地示范推广杂交稻旱种技术,创造性地解决了这项技术的两个难点:一个是筛选出适宜旱种的“滇禾优615”等品种,解决水稻旱地分蘖难题,实现在旱地条件下的水稻与水田一样分蘖旺盛;另一个是通过推广应用杂草萌芽前的封草技术,解决了旱地稻田易杂草丛生的难题。2022年,这项技术推广了53.12万亩,水稻平均亩产350—400公斤,比山下水田低100公斤左右,但比种玉米产量高、效益好。朱有勇院士介绍的亩产788公斤,是0.52亩小面积上多施了一次肥、多浇了两次水的条件下取得的,是专家攻关田产量,不是农户大田产量。这种小面积攻关对探索本地区水稻旱种模式具有积极意义,为筛选品种、集成技术探索了出路,对完善技术体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撑。
问:大家一般觉得水稻是种在平原上的,其实我们基层采访的时候,也看过很多山上的稻田,请问比例有多大?产量怎么样?
答:稻谷是我国第一大口粮作物,稻米消费量占口粮的60%。我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区域广泛,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有种植,常年水稻种植面积4.5亿亩左右。稻田按地形地貌可分为平原稻田、丘陵稻田和山地稻田。正如你所说,大部分水稻种在平原地区,平原稻田约占我国稻田面积的近60%,丘陵稻田占25%左右,山地稻田约占15%、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贵州、云南两省面积最大,占四成以上。这也是我们国家资源条件决定的,为了保障口粮,历史上很多丘陵山地能种的都种上了。比如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就是立足当地独特地理气候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
据我们调查,山地水稻的产量一般比平原和丘陵地区要低一些,平均亩产350公斤左右,比平原地区低近200公斤,比丘陵地区低100公斤左右,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比如,山地有效积温和光照时间偏少,对水稻品种要求高,一旦选用不当就会导致生育期缩短,结实率和产量下降;山地稻田地形起伏大,土层偏薄、地力偏差,农田水利、机耕路等设施发展滞后,抗灾能力弱,容易受旱涝灾害影响,产量年际间波动比较大。这也是下一步工作努力的方向,要通过选育适宜品种、改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山地水稻单产水平。
问:有网民质疑在丘陵山区搞高标准农田建设破坏生态,费钱费力还不讨好,请问你们怎么看?实际情况如何?
答:在丘陵山区对符合条件的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由现实国情农情决定的。国土“三调”显示,全国位于6°以上坡度的耕地约4.4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2.74%。在现阶段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些地不仅要种,还必须要种好,就需要通过把斜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配套水利设施等措施,提高这些耕地的产能。
国家对在坡耕地上建设高标准农田有明确的标准和规定,要求因地制宜规范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比如,要充分考虑地质地貌、水资源、气象条件等,不同条件有不同的建设要求和标准,像雨水多的地方要采取建护坡、田坎等农田防护措施,避免产生塌方和泥石流。建设选址要合理,禁止在25°以上坡地、生态红线区域内建设高标准农田,特别是不得借高标准农田建设之名,在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垦山、开荒。
网上流传一些在山体上修建梯田的图片、视频,将其与“水稻上山”、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联,经核实,多为张冠李戴、移花接木。比如,流传最多的一张图片实际上是2018年云南某地的土地整治项目施工场景,还有农田被暴雨冲毁的图片,也与在山上种水稻无关。在汛期农田被冲毁往年也有,我们每年都对农业防汛排涝作出部署安排,指导受灾地区及时修复水毁农田,恢复农业生产,能抢一亩是一亩,能抢一季是一季。
问:您刚才提到“水稻上山”不是“毁林造田”,但网上把两者联系起来的说法不少,反映一些地方有“毁林造田”的情况。国家在这方面有什么政策规定?
答:你说的这个情况我们也关注到了。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解决14亿人的吃饭问题,首先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近些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严格保护耕地的制度措施,但一些地方仍然出现违规利用耕地搞“非农化”、“非粮化”行为,比如绿化造林、挖湖造景、挖塘养鱼、种植苗木草皮等,必须要整改复耕。但在整改过程中,要区分情况、分类处置,不能简单化、“一刀切”。要尊重自然规律,尊重作物生长规律,严禁不顾果树处于盛果期、林木处于成林期、鱼塘处于收获季等客观实际,强行拔苗砍树,填坑平塘。要合理把握耕地恢复节奏,留足留够过渡期,给农户和经营主体合理准备时间。
在这里还要特别说明的是,一些地方在整改复耕中涉及退出林地转为耕地。这些“林”,不是以前“退耕还林”中为保护生态造的“林”,而是近年来超计划、超政策、超要求,违规在耕地上建的“林”。对这些林地整改复耕,不是“毁林造田”,更不是网民所谓的“退林还耕”。

之前报道:

自从水稻上山出台以来,网络上的争议就一直不断。连一个普通农民都知道不可行的方案,为什么却被坚决推动?

水稻上山闹剧叫停了吗?官方:不是毁林造田

幸运的是国家已经看到了老百姓的呼吁,并在最新的通知中将水稻上山来进行坚决纠正,可以说通知的出现及时刹住了这股歪风。

通知中明确表示,不允许在25度以上陡坡地,重要水源地15度以上坡地开垦工地。

水稻上山闹剧叫停了吗?官方:不是毁林造田

这则通知可以说对水稻上山和梯田开垦提到了绝对禁止的作用。虽然这件事情已经结束,可留给我们的思考还有很多。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不切实际的政策,实际上还是官本位思想在作怪。领导干部没有下基层去考察,只是在办公室里面拍一拍脑袋。完全不讲科学,这才出现如此问题。

水稻上山闹剧叫停了吗?官方:不是毁林造田

虽然大家伙明知道不可行,可是在一纸命令之下仍然要坚决进行,这也确实体现了我国人民的执行力。只是这样的执行力是不要为好。

现在是到了调查责任的时候了,当时到底是谁提出水稻上山,导致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水土流失的巨大损失又该谁来承担责任,这一切大家伙需要得到一个公开的回答。

水稻上山闹剧叫停了吗?官方:不是毁林造田

有网友表示: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闹剧?如此不顾科学的处理方式简直是让人难以相信。

其实自从疫情结束前的前一年,我国就已经产生了公信力危机,这都是因为个别基层干部脱离群众导致的。

我们也希望国家能够从上到下入手 深刻思考一下我们能够取得天下的根本原因,重新挽回社会公信力。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axinbiji.com/37847.html
(0)
上一篇 2023年 6月 24日 上午9:36
下一篇 2023年 6月 24日 上午9:46

猜你喜欢

  • 女子炫了一斤杨梅被送进ICU

    又到了炫杨梅的季节,近日,温州的黄阿婆收到一筐新鲜杨梅,忍不住一口气吃了500克。孰料没多久她就感觉浑身乏力,恶心呕吐。检查发现阿婆的血钾竟然高达8.2mmol/L(正常值为3.5…

    2024年 6月 13日
    157
  • 湖南一女生宿舍内死亡 排除刑案

    纵览新闻记者 刘世鹏 14日上午,针对网络上出现的关于湖南衡阳技师学院学生宿舍内一名女生死亡的消息,衡阳白沙洲派出所向纵览新闻(报料微信:ZLXWBL2023)回应,女生死因已通过…

    2023年 10月 15日
    258
  • 限速120实际可以跑135吗?新交规高速130一140算超速吗

    限速120实际可以跑135吗?新交规高速130一140算超速吗?现在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中之一,提升了出行的效率,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开车上路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安全,…

    2023年 6月 30日
    980
  • 没日本水产品还能叫日料店吗

    8月24日,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当日我国海关总署发布公告,为全面防范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风险,保护中国消…

    2023年 8月 29日
    287
  • 买房被中介忽悠交了定金如何退?交的定金能要回来吗

    由于购房者的势力是处于弱势的那一方面,因此开发商往往都是强势地抓住了弱势的群体。而开发商盖房子成本一直都受各界的质疑,或许只有懂行的人才了解吧。 这几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很多开发商纷…

    2023年 1月 17日
    924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