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房地产业长期以来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但最近几年却出现了低迷的迹象。这一情况对百万农民工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他们不得不面临失业或者转行的困境。农民工一旦失去了工作,他们的收入就会下滑,焦虑感开始在他们的家庭中弥漫开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障农民工的生活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
让我们以一个真实的故事开始。52岁的田平英是一个只上过两年小学的农民工,她曾在县城的网吧做清洁工。然而,在去年四月底,她失去了这份工作,开始面临积极地失业自救的困境。由于她的学历有限,她在就业选择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她只能在县城的服务业中寻找工作,比如餐馆服务员、夜宵店帮工或者清洁工。然而,田平英发现通过招聘软件来找工作对她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因为注册过程太过繁琐。所以,她只能每天在县城的大街小巷里寻找是否有贴出来的招聘公告。
然而,在寻找工作的一个月内,田平英深切地感受到了当地县城招聘对50岁以上人群的不友好。几乎所有客房保洁、餐厅服务人员的招聘都对年龄有着严格的限制,只招收18-50岁的人。年龄限制较低的夜宵店帮工、网吧清洁工也需要工作到凌晨。与此同时,小餐馆的老板们还给出比往年更低的月薪。田平英不断降低自己的就业标准,但一个月过去了,她依然一无所获。她清楚地记得,五年前,月薪1600元的超市清洁工或者月薪2200元的服务员工作还是很好找的。
这个故事并不是个例。事实上,房地产业的低迷已经导致了百万级农民工的失业或转行。根据《2022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在农民工总人数增加了311万人的情况下,从事建筑业的工人却减少了325万人,这是近五年来减少数量最多的一年。建筑业是农民工就业的主要行业之一,但在过去几年里,它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对于农村女性来说,服务业工作机会的缩减尤为明显,而农村男性在建筑业方面的冲击更广泛。田平英的丈夫曾经在工地上做苦力工作,每月能挣到约6000元,支撑起整个家庭的主要开支。然而,近两年来,工地项目减少了,当地政府还拖欠了一些项目的工程款,导致丈夫除了一些零散的工地活外,几乎找不到其他工作。这使得田平英的丈夫大部分时间都闲在家里,只有一些零散的工作才能做。夫妻的收入下滑让焦虑感在他们普通家庭中蔓延开来,而村里年轻人的就业状况更加加重了焦虑的程度。
田平英所看到的现实是,曾经从事塔吊司机、挖掘机司机、钢筋工等高薪工作的年轻人,纷纷转行成为外卖骑手。仅在美团平台上,2022年活跃骑手数量相比前一年增长了97万,达到624万,其中81.6%来自县域乡村地区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这反映了农民工转行成为外卖骑手的趋势,他们不得不寻找新的就业机会来维持生计。
然而,对于农民工来说,进城甚至去大城市工作本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接近60%,而农村人口约占80%。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已经下降到7%以下,但农村人口在常住人口中仍占比35%以上。城市化被认为对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因为城市的生产力是农村的3倍至5倍。城镇化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以缓解农民工失业和转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