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有消息称西安2023年中考11万人,其中 4.5万是河南省临时落户考生,从而导致西安市600分的考生都没有高中上。这些网友声称西安市2023公布的中考招生分数线为 539分,600分足足超出 61分都无法上普通高中,只能被迫选择职高。河南考生钻了西安的政策漏洞可以考两次中考,哪次考的结果好,选择在哪里就读高中。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河南“回流生”的数量成为争论焦点,有人说身份证开头是4的人有4万之多。我看了一下媒体调查,通过回溯近三年中考报名人数,以及相关年级届别学生的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入学人数进行数据分析,可以明显看出数据异常变动,但4万这一数字过于夸大。
2012—2014年间,西安市小学一年级入学人数每年增长6000人左右,其时西安市户籍政策尚未松动,可以理解为人口的自然增长。2018—2020年,西安市初一入学人数分别增长8400人、7300人左右,部分增量应为户籍政策松动后人口流入带来了“小升初”数量的增长。但该年龄组学生对应的2021—2023年,西安市中考报名人数分别出现了1万人和8200人的超额增长,这显示有部分并未通过西安市初一入学的学生参加了西安市的中考。
考虑到过去历年来中考报名人数均低于对应年级初一入学人数三四千人左右规模(因初中分流等其他原因所致),这部分未通过西安市初一入学但参加西安市中考的异常增长的数字应该在三五千人规模。
谣言虽然可以被澄清但如何限制和管理异常“回流”才是问题的根本。
其一是对落户条件进行限制,提高落户门槛,典型的做法是北京,在此无需详述。
其二是对落户户籍和中考通道进行分类,间接提高落户参加中考的门槛和成本,比如天津市就规定不具备天津市常住户口和蓝印户口的考生在中考志愿填报过程中不得填报普通高中志愿,只能填报各类中职学校志愿。这意味着集体户籍考生在天津不能参与普通高中录取,而对应的解决方案是买房、缴纳社保完成落户。
其三是通过对高考报名设置条件进行限制,比如西藏就对非本地常住户籍人口的高考报名做出了额外限制:本地正式公务员,孩子可以在西藏所属学校参加中考和高考;做生意落户买房人员必须满足3年学籍3年户籍,且必须在西藏学校上学,人籍不能分离才能参加高考。目前这种政策效果比较明显,想钻空子的人明显减少了。
而最终要解决的事情就是如何解决教育公平的资源对等?
只要是符合当地严格的落户政策。不管他是外省还是本省都没有必要区别对待。但如果发现有人借此机会搞小把戏小动作。让不符合规定的人挤兑当地教育资源,相关部门也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针对网上的消息,西安市有关部门也第一时间给出了回复:2023年西安全市九年级参加中考103031人,普通高中学校计划招生68852人,职业高中计划招生26952人(不含中专、技校),新增普通高中学位5749个,普通高中录取率达66.83%,高于历届录取水平。加上中专、技校招生人数,全市九年级学生均能够享受高中阶段教育。今年我市参加中考的九年级考生为具有我市学籍或我市户籍的学生,符合教育部和省市对义务教育的有关规定。103031人通过了我市中考报名资格审查,其中,户籍在我市、学籍不在我市就读(即网传“回流生”)3608人,占全市报名人数的3.5%,网传“回流生4万人”信息严重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