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中国在干嘛?一战为什么没有打中国?若我问你:中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了吗
你肯定会信誓旦旦的说:当然参加了。而且在这场波及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是牺牲最多的国家之一。
那么,要是我问你: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了吗?
你估计就有点不确定了。
那么如果我再问你一个问题:你知道五四运动吗?
你眼睛亮了一下:五四青年节嘛,年轻人都知道。
那一战和五四运动有什么关系呢?
为了说明白这个事,我们先回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中国。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月民国正式建立。
这时的中国,中华民国刚刚建立,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势力主政中国,北洋政府分崩离析后政局动荡不安,国内正乱作一团,袁世凯在安抚各方势力的同时,悄悄做着“中华帝国”的黄粱美梦。
1914年战争爆发,日本就抢先加入协约国,夺了青岛。
北洋政府有三条路:中立、加入协约国、加入同盟国。
当年在东亚最强的英日俄法,都是协约国阵营;当时的欧洲情形,基本是英法俄群殴德国,看起来协约国胜算也比较大。
所以加入协约一旦战胜,就能名正言顺收回德奥在中国的租界工厂煤矿铁路,也就不用交赔款了。(老祖宗留下的烂摊子)
换个想法
到1916年,德国在西线一直和英法互不相让、对着绞肉,东线则是一批批屠杀俄国兵。1917年俄国内乱、退出战争,德国趁机收割大片土地,也结束了两线作战。要不是后来美国突然加入协约国,加上德国国内矛盾爆发、工人和士兵造反,谁胜谁负还真是不好说。
面对谁都不能得罪的欧洲列强,北洋政府很快表明了自己对于“一战”的态度:中立。
一战中国为什么参战
按理说,中国远离战场,对战争的胜负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因此交战双方都是同意中国保持中立的。但是有一个国家,却不这么想,那个国家就是日本。他巴不得战火快速的蔓延到亚洲,这样他就可以肆无忌惮的侵略中国。日本主动对德国宣战,其实也只是为了得到德国在中国山东地区的利益。所以就山东归属问题,当时北洋政府有这样一位人物,在战争爆发一个多月之后,就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德国必败! 这个人就是时任内阁总理的梁士诒。
1915年,梁士诒开始派人和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接触,询问是否可以以派遣劳工的方式,帮助协约国,但是被英国拒绝了。他们也看出了中国的意图。但是随着战争的持续进行,战局让英国和法国越开越扛不住。才决定让中国参与到对德战争中来。
一战中国参战人数
从帝国主义角度而言,美、日都曾希望通过怂恿中国参战,一方面加强协约国方面力量,孤立同盟国,另一方面,加强对华控制,进而把中国变为自己的殖民地。(当掌握实权的段祺瑞决定听从日本,参与战争后,美国见达不到原有目的,又一反常态,反对中国参战。)从北洋军阀角度来看,自从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四分五裂,各派系都希望以参战为名,向帝国主义大量借款,从而扩充自己势力,消灭异己,实现“武力统一”,尤其是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这种动机几乎暴露无遗。
中国参战后,段祺瑞政府并没有派军队赴欧作战,只是派出十余万劳工,输出劳务,到法国、俄国等协约国打工。
客观上增强协约国集团的力量,加快“一战”的结束,也使中国成为“一战”的战胜国。所以,当协约国胜利消息传来时,蔡元培曾接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振臂高呼“劳工神圣!”“劳工万岁!”
●耻辱的《巴黎和会》
中国作为战胜国,举国上下顷刻之间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盛大的庆祝活动频频举行,人们齐呼协约国的胜利是”公理战胜强权。”在国人的眼里,中国从鸦片战争时代开始的漫长寒冬就要过去,在这”公理战胜强权”的时代,即将召开的巴黎和会必将还中国一个公道,取消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列强强加在中国身上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然而,巴黎和会迅速把国人的梦想击得粉碎。几个大国无视中国的反对,也无视他们曾鼓吹的”公理”,将中国山东的权益出卖给了日本。
●五四运动
消息传回国内,1919年5月4日,愤怒的青年学生率先走上街头,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由此拉开了序幕。
发展到6月3日,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国内爱国运动风起云涌,而在巴黎,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最终拒签丧权辱国的《凡尔赛和约》,中国第一次对列强说”不”。
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1)政治上:中国政府在是否参战的问题上,引发“府院之争”;“一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合理要求被拒,引发五四爱国运动。由此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新一页。由于民族运动的进一步高涨,中华民族开始了新的觉醒。
(2)经济上:大战期间,英、法、德等交战国对华商品输出大幅下降,商品需求则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族工业的市场压力;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得到了壮大。
(3)思想文化上:“一战”中爆发了俄国十月革命,给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因素,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部分知识分子通过“一战”开始反思西方文化的弊端。
后记:
当初北洋政府派出14万华工,为的就是能以“战胜国”的身份,在战后向德国讨回山东。但是,众所周知,“一战”结束后,列强并没有把中国视为“战胜国”,而是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了日本。
他们的理由是:中国是“宣而不战”。
这句话,真心对不起在异国他乡同样抛头颅洒热血的14万华工。
有人说,华工也是为了挣工钱去的。没错,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动力,但这些华工到了欧洲战场,付出了绝对对得起那份薪水的劳动,乃至生命。他们并没有辱没中国人的形象,正相反,他们让世界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中国人的勤劳、勇敢和聪慧。
在那个风雨飘摇,“弱国无外交”的年代,你还需要他们做到什么呢?
千言万语,不如鲁迅的那句话:
“欧战时候的参战,我们不是常常自负的么?但可曾用《论语》感化过德国兵,用《易经》咒翻了潜水艇呢?儒者们引为劳绩的,倒是那大抵目不识丁的华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