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档线先出来还是先录取?投档线是怎么算出来的?投档和录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投档的意思是把考生的档案从省招办投到院校,录取是院校给考生录取到某个专业。即:先投档后录取,在志愿表中的体现为:每个小批次中,所有考生全部投档,然后再对所有投档的考生进行录取,因此也会出现“滑档”的情况。
投档时,会把考生的档案投到所填报的第一个未投满的专业组。例如:某物理类考生省排5000名,他在投档的时候先看他的第一志愿,某大学,某专业组,看在他之前是否这个专业组已投满,如果未投满,即被这所学校的专业录取。若投满,则到第二志愿,以此类推。即:按照省排名的顺序进行投档。
1、高考投档分数线简称“投档线”。投档线不是由大学院校划定的,而是根据大学院校的招生计划和报考这所大学院校的考生及分数水平由考试院(计算机)自动划定的。所以,要在录取结束后才公布投档线。
2、大学院校招生比例:招生大学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一般控制在1:1.2以内),从第一志愿开始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大学院校投档最低成绩标准。第一志愿生源不足(好的大学院校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投档第二自愿,如此类推。
3、投档分数线不是录取分数线。达到投档线只是获得进入大学院校的初步资格,是否被录取得看所选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和自身情况(视力、单科成绩等)是否符合条件。举例说华南理工大学招生比例为1:1.2,今年招100人,有200人报。那么就从成绩按高到低的第120名的成绩就是投档线,也就是说这120个人算是上了投档线,他们的档案投档到大学院校。但是招生计划只招100人,前100名除身体条件不符合外(如视力、单科成绩等不达标)、排在最后的那20人中的部分人可以补上空缺位置,其余的人将会面临被“退档”的风险。
4、过高的招生比例,会导致较多“退档”出现(退档指的是报考本科批次退档,导致只能选择大专批次或补录(征集志愿))
大学院校都存在实际投档人数大于招生计划人数,这样就会出现退档的情况。大学院校的招生情况有如下两种:第一种情况:大部分的大学院校招生的过程中都是会留少量名额,也就是说在考生提档之后并且服从调剂,不给予退档,这是比较人性化的大学院校操作方法。第二种情况:存在一部分大学院校即使提档、且服从调剂也会退档的。因为投档人数较多,但是招生计划人数有限,不能全部录取。从网上退档数据看,第一种情况占主要地位。但是我们也不可以忽视退档的情况,要合理选择大学及专业。
前段时间,有位网友对我发表的“平行自愿”一文持否定态度。我原本是想让读者更加清楚明了地搞懂“平行自愿”,所以才没有过多讲解投档线的形成及相关知识点。通过网友的反映,我认为还是得将投档分数线讲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