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映和首映什么意思?点映会和正片不一样吗?点映、首映、试映、公映,看到这四个词是不是头都大了,梦回学生时代区分相似词。这四个词一般都是与电影有关的,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做“这道题”,看一看这么多以映字结尾的词到底有什么区别?
点映一般是在电影首映之前和正式放映之前,属于公测阶段,场次往往会安排到晚间场或午夜场,先在个别大型城市、个别影院小范围只给小部分不特定或特定观众及其他的商家观看的预先放映方式,一般是针对媒体,业内人士,或者资深影迷开放,播放的是已经通过审查的片子。国内最早的点映是2002年张艺谋导演的《英雄》。点映是正式商业放映的前奏,意味着影片基本定型,不会再做修改,主要是为了营造口碑,为正式公映提供宣传,也方便了媒体和影评人们,在影片上映前就写好新闻稿,用于预热与公映时的宣传。点映作为电影宣发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提前看片的手段,满足了一部分观众胃口的同时,也为电影营造了口碑基础。
首映顾名思义,是第一次正式上线放映。处于试映、点映之后,公映前的一关。一般首映会分地区、国家。在电影上映以前还会有一个仪式,叫做首映礼,首映礼一般都会邀请明星助阵,主要是为了吸引媒体进而提高电影知名度。一般情况下,国产片的首映会在公映日前的2-5天内举行,如果距离保持一个较短的时间,可以将首映礼带来的高热度持续曝光维持到公映日,换取效益最大化。值得注意的是,普通观众基本是无法参加首映,首映一般都是受邀参加,需要邀请请柬,所以通常出席的都是电影主创团队、业内人士以及影片主创的朋友们。现场有种电影访谈的感觉,主创团队会与影迷进行互动,媒体记者也可以近距离采访明星,活动上会分享电影幕后的故事。首映的作用也是为了宣传影片的阵容、上映时间以及卖点。
试映一般是指影片出品方举办的内部测试即还没有完成全部制作的影片,面向普通观众尝试放映。试映的主要受众是货真价实的普通观众,这也是试映与首映的重要区别之一。试映主要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在电影上映前的3-6个月左右。即使是剧组人员、制片公司、宣发公司等参与到制作中的“局中人”,也无法看到最终成片的效果。由片方主办的内部粗剪版本放映(特效、配音、配乐等未完成的粗剪板),类似内测,通过映后对观众的问卷、问答模式,来对现有的影片进行修改,当然如果有重大漏洞,也不排除补拍可能。另外一种试映,是在电影上映前的20-40天左右,这时电影一般已经剪辑完毕,并通过审查,已经拿到公映许可证和发行通知。在看一部电影的试映之前,观影人并不知道这部电影叫什么。同时每一个观众都要签署保密协议,不便对外透露所看电影的信息。这种试映主要是为了更好的销售影片,明确观众购买意向,测试收集观众反应和数据,供宣发方营销做参考,目的不同手段不同。
公映是指电影作品公开放映。相对于首映和媒体看片会而言的,公映没有限制受众(除非是电影本身分级问题),面向广大观众。除少数由于内部人员泄露而流于网上外,一般没公映的电影网上是搜不到的。在我国,电影想要上映,就必须取得公映许可证。我们看电影的话,可能会看到某电影分两版,一个导演剪辑版、一个公映版。二者时长存在差异,例如郭富城的一部电影《踏血寻梅》,导演剪辑版是120分钟,公映的是98分钟,因此有人认为导演剪辑版与公映分别是未删减版和删减版。其实不然,在国外导演只管前期拍摄,后期剪辑一般导演不参与,或参与但是是以制片方的意见为主,这样导演不能完全诠释自己的艺术品位。所以,等电影上映后,有些导演会再次剪辑一版以更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就有了导演剪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