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属于秋季。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处暑节气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此时暑气逐渐消退,由炎热向凉爽过渡。虽然由于短期回热天气的影响,处暑过后仍有持续高温,但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之后。
“处暑,七月中。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该节气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趋向结束,晴天增多,秋高气爽,云彩也显得疏散舒卷,宋代张耒有诗云:“秋高孤月静,天末巧云长”。此时,是迎秋赏景的好时节。
虽说处暑不是暑,但在今年长达40天的“三伏天”中,在这个节气还处在炎热的“末伏”之中,还要再过两天才能“出伏”。可就算熬过了漫长酷热的“三伏天”,还得担心“秋老虎”的袭来,此时天气已由炎热向凉爽过渡,还要是注意反复的高温。“成都人爱说,‘还有二十四个秋老虎’。说明处暑前后尚有‘秋老虎’的余威,一时暑气难消。”民俗专家刘孝昌这样说道。
粮食到了秋收季节(图源网络)
尝新先喂狗 庆祝秋收的独特仪式
“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在古代,人们将处暑分为三候,其意为:在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天气肃杀后,谷物才有收成并开始秋收。
可以看到在处暑时节,中国大部分地区林果和农作物陆续进入成熟期,农民加紧采摘,抢抓农时,进行水稻施肥、除草等田间管理。而在南方地区,此时也到了收获中稻的大忙时节。所以在古代民间,处暑节气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因正值农作物收成时刻,农家还要举行各种仪式来拜谢土地爷。
“处暑节气,旧时成都的农家们要用刚收割的新米,举行隆重的‘尝新’仪式。”刘孝昌说到,在西南一隅的成都,这里的农户把收割水稻称为“打谷子”,人们先将田里的水稻收割完毕,再用拌桶进行人工脱粒,把谷子与稻草分离。“等谷子打完后,再把湿的谷子摊放在竹席上翻晾晒干,最后把谷子挑到磨坊去碾成新米,高高兴兴地把新米挑运回家。”
有了新的收成,自然是要庆祝一番,而民俗“尝新”,指的就是把新米煮成香喷喷的米饭,再跟全家老小聚在一起享用。“老成都城郊的农家时兴在处暑节气前后‘尝新’,并把这种带有仪式感的吃新米饭的行为,传承为千百年来的农耕习俗。”而新米煮出来的米饭,揭开锅时满屋飘香,左邻右舍都能闻见。
值得一提的是,“尝新”还有项特别的内容,就是要在吃饭前盛碗新米煮成的米饭先去喂狗。刘孝昌强调到,这是全家人在“尝新”时,必须要先做的一件事情。“有的人家还在喂狗的米饭上,夹上两三片肉,主人家用双手把这碗白花花的新米饭,放在自己院坝的屋檐下,唤自家养的狗来吃。”刘孝昌也解释道,之所以“尝新”要先喂狗,是因为在古代民间流传的说法中,人们相信栽种的稻谷是狗所带来的。“相传在远古时代,百姓们没有粮食吃,一只狗跑到西天去,在稻谷里打了几个滚,身上沾满了谷子。被天兵发现后,一下子掉进海中,幸好翘着尾巴,上面沾着几颗稻谷,给人们留下了珍贵的粮食。”
吃鸭吃鱼 适当荤食补充营养
鸭汤(图源网络)
“七月半鸭,八月半芋”,在往常的年岁中,处暑节气一般靠近中元节,所以很多习俗也较为相似,如祭祖迎秋、放河灯等。同时,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所以在中元节和处暑节气吃鸭子,成为了这一时节的独特食俗。
与此同时,农村俗语还有云“处暑送鸭,无病各家”,表明在处暑时节,亲朋好友们以鸭子作为互相赠送的礼物,认为吃了能够身体健康,无病无灾。但也有说法称,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习俗,原因在于鸭肉味甘性凉,且到了秋天就可以开始进补,适当多吃一些荤食,鸭子就成为了不错的选择。
而在某些地区,处暑还讲究吃鱼,此时天气已经开始转凉,鱼的肉质鲜嫩肥美。再加上处暑前后恰逢开渔期,正是捕捞的大好时机,渔民出海收获自然的馈赠,能吃的鱼类也很多。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虽说在处暑时节,人们还会面临“秋老虎”到来的高温天气。但处暑之后,秋意渐浓,大地之间也迎来了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登高望远的好时节,凉爽的初秋正在向人们靠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