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杯是一种带有柄的陶瓷杯子,通常用于饮用咖啡、茶和其他热饮。它的名字“马克”来源于英文单词“mug”,意思是带有柄的杯子。
与普通杯子相比,马克杯通常更大,有足够的容量来容纳大量的液体,并且通常带有手柄,使得手持时更加舒适。此外,马克杯通常有较厚的杯壁,可以更好地保持液体的温度,因此适合用来喝热饮。
总的来说,马克杯与普通杯子的区别在于其容量、材质、形状和用途等方面。
马克,来自英文名字 Mug,最常看到在咖啡店,后来一些餐厅或饮料店也使用它装热饮。马克杯的外型是圆柱形或者是类似圆柱形,一边带有半环状的手把。材料有钢杯、陶制杯、瓷杯、玻璃杯、塑胶杯等,都可见到圆柱的造型。
马克杯起源有多种说法,一说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在中国与日本都有发现。第一个用陶土制的圆柱体造型的杯体,并没有手把,推测那些出土的用具,不见得是盛水或盛酒器,只能说是盛液体用的,疑似为仪式中使用的祭器。另一个以陶制且有装饰的马克杯具有手把的,是在希腊约4000‐5000 年前发现,无法被证明具有什么样的功能。
自进入铁器时代,人类开始使用比较精细的工具,加上运用巧手,制作的东西变得比较精致,圆柱造型的杯体口缘也开始变薄,随之也开始运用金属类的材质来制作圆柱造型的器皿,包括青铜、银器、黄金、铅等。
一直到西元 600 年前才有瓷器材质的圆柱体,看起来容易就口,推测可能在此时成为饮杯,从此瓷器制的圆柱体造型随处可见,直到现在都很普遍。
还有一说法把时间点推得比较晚,认为到 16 世纪,北欧人将这种造型的器皿拿来装水,甚至北欧人将这样的水罐用来装热饮,并推测当时已经有陶瓦器皿,包括碗、大口有把手的水罐、脸盆等属于这样的造型,而社会上普遍以马克称之。大约在 1475 年第一个马克杯出现于君士坦丁堡,到 1748 年有木头制的圆柱型杯体在土耳其出现。
从龙山文化出土文物,可以见到一些形似圆柱的杯体,没有手把,但疑似为宗教祭祀使用。邻近的山东地区出土的文物,也陆续见到类似的遗物。只是在中国并没有用特别的名称,但是对照中国的酒器,约略分为尊、壶、区、卮(ㄓ)、皿、鉴、斛、觥、瓮(ㄨㄥˋ)、瓿(ㄆㄡ ˇ)、彝(ㄧˊ),似乎类似圆柱体的器皿没有发展成酒器,而中国饮茶用的茶展、碗与杯,也没有类似的造型。在晚清,中国开始生产马克杯造型并彩绘西方图案作为外销。
马克杯是西方社会普遍使用的造型,但马克杯在西方社会大规模的运用也是这几年的事,追溯西方历史发现,马克杯的流行与妇女运动有关。1920 年代,女权运动热烈。这时许多妇女外出工作,带动马克杯的普及。
在 19 世纪时,马克杯因为口缘大,杯壁厚,不是那么精致,被视为中下阶层所使用。这样的观念到了20世纪逐渐转变,杯子仍属于社交场合的用具,而马克杯属于家里使用。在妇女进入职场之后,职业妇女把在家里习惯使用的马克杯带到职场,马克杯因而成为妇女进入职场的象征。
另一次将马克杯的使用变得更为普及的契机是在二战后,战时需要稳定而且耐用的杯子,所以钢制的马克杯相当普遍。1945 年,二战同盟国胜利,在同一年 Victor Insulator Company也推出瓷器材质的马克杯,所以今天许多咖啡迷以为最经典的咖啡杯是1945年出品的,而这款马克杯的设计,其实是受到大战的影响,杯壁特别厚,杯体非常重,目的是为了在船上使用时不会倾斜,不轻易摔碎。
马克杯的使用与普通杯子的使用在市场中各占一半,其实很难说哪一个市占率比较高,多数人仍使用杯子且玻璃杯的使用也还普遍,玻璃杯普遍用来喝啤酒与果汁。纵使马克杯造型的玻璃杯出现,但是仅用于啤酒。
直到星巴克咖啡成功的席卷全球,马克杯又再度受到重视,除了成为咖啡店里最合适的盛装器皿,也因为图案容易印制的特性,有了各种妆点与变化,让马克杯变得更多采多姿,不但是年节时的贺礼,也是家户必备的饮杯。马克杯与许多文创商品的结合,让马克杯的使用更上层楼,现今的社会很难想像没有马克杯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