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起源于什么地方?古代人能吃上白面馒头吗?不知道各位看官可曾注意到自己每天所吃的食物?再精确的一点说,就是大家有没有对自己的主食感到好奇过?会不会突然想要探究一下主食名字的由来。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主食就多以米饭和面食为主,其中北方地区又尤以馒头这种蒸制出来的松软面食最为常见。而相信很多人也已经发现了,即使是全球范围内,在中国人将馒头等食物的制作方法外传以前,全球各地、各个文明的国家和地区,虽然也将面食作为最重要的主食之一,但是这些地区的人们吃的面食,基本上都是面包或是大饼、馕,也就是在火炉或是火堆中直接烤出来的面食。
比如欧洲地区就是如此,欧洲人从古至今都是将烤面包当作是主食之一,一直没有搞出来能够广泛流行的蒸制面食。
馒头和面包明明都是同一种原材料——面粉制作出来的,其制作方法和口感、味道却天差地别,一个浴火而生,一个水汽蓬松。
历史上,在大航海时代来到中国的欧洲商人、旅行者和传教士们总是会对中国人的种种面食感到好奇,对于新鲜出炉的馒头也有过记述,将其视为中国的特有食物。那么不禁有人要问了,馒头从何而来?又为什么叫做“馒头”这种怪怪的名字,而不是其他什么名字?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要从咱们的古代书籍中找起了。
小编就曾对这些问题感到过好奇,萌生了探秘馒头历史的想法,而探索馒头的起源历史,也很简单,因为作为天底下最喜欢记录的民族,咱们的老祖宗留下的古书中还真的为我们明确标明了馒头的起源和命名,并且这事儿还和诸葛亮有渊源,更与血腥的“人头祭”脱不开关系。
馒头的起源和命名
在开始观看正文之时,我先要给大家明确几个观点,那就是虽然古书上将诸葛亮记载为馒头的发明者,但其实中国人吃馒头或者说同类似馒头样的面食的历史远比三国时代久远。古书《事物绀珠》上就有“秦昭王作蒸饼”的记载,算是“馒头”这种面食的久远记录了,只不过战国时代的馒头和现代馒头在外观上可能存在差别,当然也有可能是同一种外观,只是名字变更了,就好像馒头除了叫馒头以外,还叫馍、馍馍或蒸馍一样。另外,馒头并不只有大家平常吃的白面实心馒头一种,许多馒头内部是有馅的,它们也叫馒头。
而古人们认为馒头之所以叫“馒头”,这事儿就要从诸葛亮身上论了。
在古人留下的笔记中,他们就明确地将馒头一词记述为出自三国蜀汉诸葛亮之手。一说是季汉名臣诸葛亮在七擒孟获,平定南蛮准备率领大军返程之时,恰好路过一条名为泸水河流,河面上风高浪急大军无法乘渡,诸葛亮便问孟获当地河流是怎么一个情况,孟获就说这是泸水中的猖神在作怪,必须要用人头和黑牛白羊祭祀鬼神才能平息鬼神之怒(当地蛮族人的传统做法),从而平安度过泸水。
而诸葛亮则对孟获提出的“人头祭”嗤之以鼻,认为这是无端杀孽,平造妄杀,因此驳回了孟获的提议,转而让人宰杀牛马,和面捏人头形状,面里塞入牛羊肉,称为“蛮头”,然后祭祀泸水,得以平安通过。后来诸葛亮制作的这种面食慢慢推广开来,而“蛮头”一词也慢慢讹传为“馒头”。
又一说是诸葛亮率军南渡泸水以讨孟获时,来到了泸水,正准备渡河,而根据当地的习俗,大军渡江之前必须要以人头祭祀河神,否则河神便会发怒,但诸葛亮并不想杀生,还要改变当地落后的民风民俗,遂命人以白面裹肉蒸熟,代替人头投入江中,诸葛将其命名为“瞒头”,即欺瞒河神之假头之意,所谓瞒天过海,说的就是这样,而神灵却还对诸葛亮的祭品很满意,遂让诸葛亮的大军平安通过河流。在宋代古书《事物纪原删醴饮食鈠头》上,如此记录馒头这个词语的诞生:
“稗官小说云:诸葛武侯之征孟获,人曰:‘蛮地多邪术,须祷於神,假阴兵一以助之。然蛮俗必杀人,以其首祭之,神则向之,为出兵也。’武侯不从,因杂用羊豕之肉,而包之以面,象人头,以祠。神亦向焉,而为出兵。”后人由此为馒头。
在明代文人郎瑛所著的《七修类稿》中,也有类似的记录,《七修类稿》中这样记录着馒头的诞生:
“馒头本名蛮头,蛮地以人头祭神,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
而著名小说《三国演义》中也是认为诸葛亮是馒头的发明者,书中这样写道:
“诸葛亮平蛮回至泸水,风浪横起兵不能渡,回报亮。亮问,孟获曰:‘泸水源猖神为祸,国人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并黑牛白羊祭之,自然波浪平静境内丰熟。’亮曰:‘我今班师,安可妄杀?吾自有见。’遂命行厨宰牛马和面为剂,塑成假人头,眉目皆具,内以牛羊肉代之,为言‘馒头’奠泸水,岸上孔明祭之。祭罢,云收雾卷,波浪平息,军获渡焉。”
“馒”通“蛮”、“瞒”,“馒头”即意为“蛮头”,但其实细细琢磨诸葛亮制作馒头的方法,大家不难看出,古代的馒头和现代的馒头不大一样,反而和现代肉包子的制作方法很像,大家是不是很迷惑?其实这也是古今名称变更频繁,以及对食物定义不同导致的混乱。要知道晋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古人都是把现在称之为馒头的面食称作为“饼”呢,也将有馅无馅的蒸制面食,都称为馒头,请看下面记述:
《名义考》:“以面蒸而食者曰‘蒸饼’,又曰‘笼饼’,即今馒头。”
《集韵》:“馒头,饼也。”《正字通》:“〔焙换成饣〕〔愉换成饣〕,起面也,发酵使面轻高浮起,炊之为饼。贾公彦以酏食(酏:酒;以酒发酵)为起胶饼,胶即酵也。涪翁说,起胶饼即今之炊饼也。”
“韦巨源《食单》有婆罗门轻高面,今俗笼蒸馒头发酵浮起者是也。”
《燕翼诒谋录》:“仁宗诞日,赐羣臣包子,卽馒头别名。今俗屑麫发酵,或有馅,或无馅,烝食者谓之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