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红地毯有什么意义?戛纳红毯有多敢穿啊?一连很多年,戛纳红毯在国内都成了盖过电影本身的存在,中国艺人们对此居功至伟。2010年,范冰冰一身龙袍登陆戛纳,改写了游戏规则;她以与品牌合作的方式年年艳压红毯,知名度与商业价值一路飙升,此后众多没有作品的明星彷佛找到终南捷径,对戛纳趋之若鹜。
张雨绮在红毯上走了3分50秒向观众飞吻8次招手15次,马苏逗留了6分钟之久,王丽坤和水原希子整整走了9分钟,张馨予披着东北大花袄图样的礼服赚尽眼球,李玉刚违反西服领结皮鞋的着装要求,以百蝶衣厚底鞋入场,也因逗留时间过长遭到保安驱赶……2017年,网红开始大面积抢滩戛纳,出现了国旗装等奇装异服,去年邢小红摔倒露乳及赵欣因乳房露点更是引发热议。
今年照旧有明星逗留时间太长被驱赶,施予斐、母其弥雅拼命向大众介绍自己其实是艺人,还有举着“中国制造”折扇的某直播平台的网络歌手、穿鳞片装的女子,网球场上的超模等等。
“蹭”红毯成了每年必备的话题。走上红毯是什么样的体验?如何走上红毯?红毯在戛纳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访问了代理运作过红毯的刘晨(化名)与陈亦(化名)、娱乐记者耿飏、王雨(化名)、刘敏以及戛纳平行单元“导演双周”的亚洲区选片人本杰明·伊洛思,听他们讲述了关于戛纳的故事。
红毯谁都能走
四次报道过戛纳电影节的记者耿飏走过两次红毯。一次是2016年因为《Loving》入选主竞赛单元,一次是2018年《人尽皆知》成为开幕影片,幕后公司熙颐影业与海秀娱乐有余票,都邀请他走了一次。电影公司会因为平台的影响力邀请记者走红毯,组委会也会向资深记者发出邀请,比如新浪娱乐欧洲站常年报道戛纳的刘敏,就不只一次得到过开幕式红毯的邀请。
下午的红毯一般5点钟开始,最后入场时间在18:45分,之后真的会不让进。如果着装不合格也会被拦住,男士需要打领结,穿皮鞋;女士要穿裙子,不能穿球鞋、凉鞋和拖鞋,戛纳到处都是卖价位不等礼服的店。前腾讯记者王雨也曾经得到过一张红毯票,干完活儿穿着球鞋直接去了,被拦住回去换了双浅口平底皮鞋。走红毯的要义是漂亮,耿飏之前有同事问能不能把电脑带进去,他说“能是能,但你不嫌难看吗?”
有两个酒店是戛纳官方车的出发地点,一个是La Majastic,一个是更远一点的Hotel Martinaz,欧莱雅的明星都在这里。官方礼车是赞助商雷诺的塔利斯曼或者Eapace,一般可以做2个人,明星都是单人单车,不是明星就要自己走到红毯。红毯入口的围栏有四五十米,两个主入口附近,会有很多摄影师四处出击,给看起来像明星或是要登上红毯的人拍照,然后塞自己工作室的卡片,让人买照片。
图片来自戛纳电影节官网
耿飏说,真正走上红毯,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有排场,会发现短短的,人非常多,尤其散客多的时候,就像过山车,还没感受到什么就结束了。“不是怎么样才能走红毯,真是谁都可以走红毯。”王雨说:“从第一年去真正了解到这个规则,我一点儿也不觉得这些叫‘蹭’,人家制定的法则就是这样的。”
顶级名利还是要看作品
国外也有穿着奇装异服、赖着不走,通过各种方式博出位的明星与网红。论博出位,耿飏觉得还是老外厉害,尤其午夜场,会有很多人穿着奇装异服,跟没穿差不多。裸露身体的很多,但露点的确很少。他前年做红毯直播,就看到开始时几个网红,穿得挺漂亮走得挺好,官方直播给了很长时间镜头。王雨说,老外看到各种博出位的不会像我们这么严肃,就是当一乐子。另外国内许多网红审美比较low,穿得实在太难看了。国外很多网红在时尚方面的审美要高一点,虽然是为了博眼球,但会觉得好玩,状态也非常像开party,万圣节似的玩得比较开,不会觉得那么油腻。
很多明星,尤其大明星,会住在戛纳旁边的小城昂提布,坐车到官方酒店走红毯。这里还有着戛纳每年级别最高的慈善晚宴amfAR(艾滋病研究基金会),以前韦恩斯坦没倒的时候,全是莱昂纳多等最顶级明星去的地方,许多人还没有发现这个地方可去。耿飏说,戛纳红毯如同集市乱糟糟的,相对比较大众,真是谁都可以走,但这里才是最顶级的好莱坞名利场。也有很多明星住在游艇上,莱昂纳多有一年就开了一个城堡一样的游艇来,天天在游艇上开party,也有的会住在小岛上。戛纳就是这样,每年这一周,富豪们哗啦啦从全世界开着自己的游艇、坐着私人飞机来到戛纳,在红毯上走几天,然后哗啦啦走掉。
耿飏说,国内大众可能不太了解国外电影节的模式,也不太理解红毯。“那个红毯,如果你真的带着作品去,我相信是特别有意义的,特别能感召你。红毯最后是你登上电影宫之前的台阶,戛纳每年片头也是从水里,红色的台阶拾级而上,最后是金棕榈。戛纳是真正把电影放到最高位的地方。”巩俐接受采访时曾说,第一次走上红毯台阶,会想到自己的电影之路会走向何方?“当我自己走的时候,就更觉得这句话一点没错。这条路两边有聚光灯和嘈杂的声音在你耳边回响,你要自己静下心来,最后完成攀登,走进卢米埃尔大厅去触摸金棕榈,非常有仪式感,非常令人感动,尤其如果你真的爱电影,当成自己一生奋斗的事业的话。对于电影人,戛纳就像一个圣地,一点都不夸张。”
12万或者上千万
去戛纳走红毯的广告不难看到。淘宝上有些店铺声称可以运作戛纳红毯。王雨说,她看到过专门针对富豪太太的法国高端旅游团宣传单,其中一站是戛纳红毯。去年曾经看到过锋仕路传媒(First Look)的“戛纳电影之旅”招商方案,将采用直播、街拍与纪录片等方式,红毯之外,还包括餐饮、到红土城、葡萄酒窖等地体验参观,拟邀多位明星参与。最高的合作价300万人民币,包括活动冠名、3名客户参加包括红毯在内的“戛纳电影之旅”、网红为品牌宣传以及媒体深度报道等项服务。以下有60万元、20万元与12万人民币的不同级别合作。这张宣传单上有这样一句话:“不仅能搞定门票,更能带着华服加身的你走上红毯。”
刘晨的副业是代理戛纳红毯业务,她说自己这里是官方的,流程相对正规,和法国那边签了授理的专业团队直接合作。只要一张入场券的,一般都是网红,花相对较低的价钱去戛纳,发条微博说戛纳邀请了我。网红的数量比较稳定,艺人近几年会少一点,因为舆论比较负面,没作品去,傻子都知道你蹭红毯。
他们会为有需求的客户打造一个看起来很专业的流程,叫做“戛纳官方红毯体验套餐”,行程在1天之内,包括以下几项活动。中午抵达“明星海滩”享用午餐,拥有一张唯一的桌子。刘晨说“明星海滩”相当于戛纳后台,通常只有明星有桌子,野路子去的没有,无限接近正式。此后可以观看明星怎么接受媒体采访,或者自己安排内采。由彩妆造型师团队做化妆和造型,在明星接受采访的海滩长廊处拍写真大片。然后乘坐官方礼车走红毯(含送电子档照片1-3张),与国际明星、名流一起观影;与名流共进晚餐;参加官方的after party。还有上场刊,“签授权的时候就直接签到里面去的,花钱一定能上”,比如《Gala Croisette》《Madame Figaro》《Screen International》《Le film français》,都是1/4版面。礼服需要自己备,不给发票,不含往返机票、签证及住宿,但可以代理酒店,有街拍等额外需求额外加价。
刘晨介绍,一个客户的团队,包括项目经理、助理、摄影、化妆、造型、翻译、安保、司机,大约10人左右。可以乘坐单人礼车,“从官方礼车下来,就看着比较正式,不像蹭红毯”。红毯上会有一个预留机位负责拍照。安保是一些专业保镖,公司直接受雇于官方,化妆是官方直接出。刘晨说可以理解为对接的就是戛纳自己的团队,一般是统计这边有多少有需求的艺人,然后提出申请。
这些服务每年的价格不等,一般而言,一张红毯门票大概30万元左右。整套下来,便宜一点的可能一百万,贵一点的可能几百万。越成熟、有自己作品的艺人,所需要的花费越少。需要花费上千万的是素人,或者有一个很高的打造标准,精确策划,牵扯到其他有很多作品的艺人。
刘晨坚持官方只有他们一家,但从上面散下来的,不知道还有多少。她只负责接洽有需求的人,报给上线,此人在港澳台,直接与戛纳的人对接。大陆与她做同样事情的,她觉得大概有十个人左右。“可能是戛纳官方直接和那边人做的授权,但还是比较灰色地带,因为你不可能明面上说,我戛纳放了什么样的东西”。
陈亦做海外版权销售,帮人申报电影节,也运作过明星走红毯,他说红毯、接待、餐饮、住宿、媒体等一套,大概需要花费一百万至两百多万。如果想在海滩或游艇上做活动,几百万可能都下不来。陈亦说红毯他不会专门标价,但各项活动都需要钱,他会在这些花销的基础上收取服务费。问他是否可以理解为“不收红毯钱,但红毯钱分摊在服务项目中”时,他说:“可以这么理解。但我别的费用,严格来说,并没有分摊红毯成本。不收钱就是不收钱,其他服务按照市场正常收钱,红毯只是起因。”他说大陆这边有些中介,中间会转好多道手,真正有落实能力的,大概有十几个人,他们最后可能找的是同一个人。
只要不是假票都是官方邀请
关于戛纳红毯入场券的来源,综合各方说法与信息后,大概有以下几种:一、戛纳电影节组委会邀请,有评委、嘉宾等,嘉宾也可以邀请自己的朋友;二、电影入围主竞赛单元的主创,可以请自己的朋友;三、“一种关注”平行单元入围主创可以走红毯,也有官方photocall,地点和规格与主竞赛单元一样;入围非竞赛展映单元也可以走红毯;但“导演双周”单元不走红毯,其活动地点不在电影宫;四、电影节赞助商,可以请自己的品牌代言人,高层分完之后,余票会流入中介手中,世面上的红毯票以此类为多;五、申请票,注册电影市场,可以按注册时间长短凭等级换票,媒体也可以换到一些能走红毯的票。戛纳是个很传统的地方,去的时间越长,拿到首映门票的几率越高。严格来说,这些都叫官方渠道。王雨说:“只要不是假票都能上去,都算是官方邀请的。”
耿飏听到过一个无从证实的故事,就是可以把人直接接到赞助商的车上,据说1万欧元一次。“国内那种十几万的,都是票贩子倒了几手的。”陈亦说普通观众可以花10欧元买一张票进电影院看电影,就能走成红毯,国内中介利用了信息不对等。但戛纳电影节并不对外售票,而是邀请制,所以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倒是另一种情形是戛纳一景,即有票的人不能看电影又不想浪费,会赠给路人,领到的票不去,会影响信誉以及下一年换票。每年戛纳电影宫前面,都有穿得很漂亮自己写了广告牌求票的痴心影迷,而真的会有人给。“这也是戛纳的文化,大家在门口等着赠票挺好玩的。”
卢米埃尔电影宫分两层,一层与二层的部分票可以走红毯,票面上会印有“Orchestre”字样,剩下的印“Balcon”,需要从红毯旁边的台阶上去。2016年《盗墓笔记》剧组到戛纳宣传,声称因迟到未赶上红毯,事后发布会上,运作的中介说拿到了红毯票,但出示的票面上是“Balcon”,也就是说,不管是否迟到,他们都不能进入红毯。因为有这么多执着于红毯的人,倒卖红毯票似乎成了一个小的产业,运作的有掌握了一定资源的公司,也有个人。
陈亦说官方不会卖票,这是很滑稽的事,也没有戛纳官方团队这回事。他周围就有很多人在做中介代理,每年5月就会推出这种名目的活动,实际上就是一个豪华旅游。刘敏听说过黑市炒红毯票,猜测一些可以拿到请柬的机构可能也有私下偷偷参与。耿飏说官方从来不承认,但也不禁止。不直接卖票,但有很多明目可以收这个钱,比如广告、电影市场注册都需要钱,与赞助商合作是电影节收入的一部分,总归是官方的票匀出来了,能以赞助商的名义来走红毯。
戛纳的生意经
戛纳红毯上的摄影师,挂靠一个媒体就可以申请。刘敏证实,戛纳的官方化妆是欧莱雅,有固定地方,其他的都不是。戛纳的海滩都是开放的,有带有太阳伞的沙滩椅,长廊栈桥,所有地方游客都可以直接随时通过。明星也的确会在那里接受采访,但不会停留太久。特定的场合,比如举行party,会有写有他名牌的专属桌子,跟很多普通的晚宴一样,但一直摆在那儿的桌子,王雨觉得不太可能存在。严格意义上讲,官方after party指的是开闭幕式以后的晚宴,特别正式,主要针对评审团成员、开幕片主创及得奖人等,非常难进,连媒体基本上都不会被邀请。但有很多公司自己办的party,只要租个场地拉个横幅,有一个人的名头就可以办。电影节赞助商也会办party,很多网红都想进去,会在门口徘徊看是否有人不要请柬,或者磨门口的接待,心软了也许就能放进去,但还是会比较严格。王雨有一年参加过一个品牌party,就看到门口很多国内外网红等在外面特别想蹭进去。级别更低更随意一点的是各种影业、土豪公司去那儿办活动,其实是给自己镀金,很多人包括各种小网红都可以去。
戛纳并没有自己的专门场刊,《Screen Daily》和每个电影节都有合作,除了报道外,大量都是广告位;《Hollywood Reporter》本身就是好莱坞的大媒体,专业权威,也可以视为场刊;此外还有美国的《Variety》,广告位都会卖。耿飏说,《Firago》是法国第一大刊,但不是每日都出,买广告位的不多;《Le film français》也很少有人买;《Gala》制作水平很高,封面女星都是当年的最大咖或最美的人,无所谓买不买。大家说的买场刊广告一般指登上封面,大概需要十几、二十万人民币,基本上每年都是中国片承包了场刊第一、二天的封面,变成比较常规的曝光手段。“一般也是中国人掏这个钱,其他的意义不大。”王雨觉得组委会不会去做联系场刊的事,而会是中介直接与场刊联系。“那些刊物上就写着广告部联系方式,你要是自己英文好也够熟悉流程,知道怎么聊这些事,直接去谈都正常。像有些剧组其实可以直接去申请红毯名额。”只不过中国人没有经验,所以会依托中介去找。
王雨说机构或个人在戛纳办什么活动他们都不会管,只要提前租好场地,资金足够,也容易得到一些资源置换,但这样的,包括各种“野鸡”单元不叫挂靠戛纳,而是你租用场地,就可以拿戛纳电影节的名头来用。戛纳赚场地费,甚至能带动当地的一些酒水供应。
包括外面的电影村,各国的电影馆并不需要什么资质进入,可能韩国人都很认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这个出口,振兴委员会就把一些宣传品带过去。中国馆位置好,挂个国旗,显得很正规;现在年年被《看电影》包,做中国电影海外推介,再找两个导演过去办沙龙,搞得像官方出征一样,其实都可以说成商业合作。任何电影公司、机构、海推都可以在戛纳租场地办公搞活动。戛纳对此并不介意,没有太多我们的定义。戛纳也会售卖地面、街头、官方场馆的广告牌,都是一个逻辑:我要把成本收回来。“本质上戛纳电影节是收钱。”
王雨觉得,戛纳的市场繁荣程度位列三大电影节之首,首先是时间合适,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风景美适合度假,五月天气最舒服。柏林是城市环境,大冬天太冷;威尼斯好一点,但是个岛交通麻烦,意大利人又比法国人还懒散。再有就是他们很有商业意识,在商业运作上有成熟的理念,是非常开放的商业逻辑。他们可以售卖很多东西,拉来人流吸引关注度,用来运营艺术方面的名声,名声达到巅峰能吸引更多的人,是一个很好的循环。
“戛纳必须打开,不然没有钱运营。这么高的消费,参赛片的剧组都是他们出钱请来,又不卖票,钱从哪儿来?戛纳每到5月消费水平就翻倍。”“戛纳是一个运作得非常好的电影节,就是因为对于赞助商是很开放的,因为它需要大量的钱才能保证昂贵的花费。没有特别的清高,他们可能在电影的选择上非常追求艺术本质,但在这方面他们非常开放。”
本杰明是“导演双周”的亚洲区选片人(平行单元与戛纳电影节有关联,但不是一回事,再加上“影评人周”等,是同一时间地点举办的几个不同电影节)。他说,没有作品的人去红毯,这并不只发生在中国,世界各地都如此。戛纳电影节是国际盛会,从媒体报道而言,可能仅次于奥运会。人们当然希望借这个平台展示自己。红毯是挺好的创意,但它不是本质。官方应该知道这些事,戛纳想要红毯,吸引媒体的注意,它本质上是个入口,戛纳想要吸引眼球,从而把大小电影放在同一平台上展示。“我们知道这些事情以及红毯的吸引力吗?是的。我想这是戛纳魅力的一部分与美妙之处。”
“戛纳是一个大马戏团,你可以在电影世界中找到所有你能想象到的动物。”本杰明一个已经过世的好朋友,是戛纳的常客,从1964年就开始来戛纳,当时是作为著名导演弗里茨·郎的朋友与助手,经常给他讲过去的戛纳。那时候电影节规模更小,在街上能轻易见到所有人,但并不与世隔绝,人们同样会从世界各地赶来展示自我。电影节希望获得媒体关注,从而让人们得知更多关于电影的信息。本杰明觉得红毯乱象不重要,他关注的是戛纳的可能性,会去是因为能看到好电影与明星。这是戛纳的魅力,它参与了自己的共鸣。所有事情综合在一起,令戛纳成为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代表了电影的方方面面。“这个问题关乎在戛纳电影是什么,普通意义上电影是什么,我觉得不能拒绝这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