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八的风俗是什么?腊月二十八是啥由来,在中国春节传统节日中,腊月二十八这一天各家各户都做春节前的准备,发面、贴年画、春联。在过去社会发展低下,还没有现代比较方便的发酵粉,普通的面提前几天多做好了容易坏,于是二十八这天就发面,因为旧俗认为初一到初五期间不能动火蒸馒头,所以今天要准备正月初一到初五的主食。
腊月二十八这天,河南人是“二十八,蒸馍炸圪塔”,河北人是“蒸枣花”预备除夕祭礼祖宗作供品;只有北京人慢半拍,二十八“把面发”,等到二十九才“蒸馒头”。腊月二十八除了要发面以外,还要“贴花花”,就是贴春联窗花。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
《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五代时期后蜀君主孟昶雅用桃木造了历史上第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春联和”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各地风俗有所不同,有些地区的人家是在腊月二十八过年。在安徽的宿松与太湖交界等地的人们要过两个年,一个是腊月二十八,一个是大年三十。听当地老一辈的人说,腊月二十八过年是因为当地人的祖辈是老地主,雇佣的仆人因为大年三十之前也要回他们的家过年,所以老地主家在三十夜就没有仆人伺候了,于是就提前到二十八过年,让佣人伺候着吃完年饭,然后天亮后发工资和物品打发仆人回家。
虽然现今没了地主,但为了图喜庆,当地人仍然保留了腊月二十八过年的传统,现今腊月二十八过年逐渐成为当地人的大团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