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是什么?蓝藻和蓝细菌一样吗?近日,武汉市第十二中学学生发现中山公园的人工湖里,曾经布满浅滩的蓝藻消失不见了。他们走进中山公园开展研学,采访公园相关负责人,不仅弄清了蓝藻消失的原因,了解水质治理过程,也进一步加深了对保护湿地的理解。
“武汉中山公园前区人工湖布满蓝藻的湖面几近干涸。围网隔开的观鱼池中,不少金鱼、锦鲤在布满蓝藻的浅滩艰难地呼吸,池边已见龟裂的池底。由于湖水是死水,水质每况愈下,随着时间推移,水质沦为劣五类……”这是十二中的同学们看到的一则报道,报道的时间是2017年9月。
十二中师生在中山公园开展研学。通讯员柳娜 摄
现在,中山公园湖里的蓝藻还在吗?同学们一起来到公园,发现湖面的蓝藻不见了,湖水清澈见底。从湖面观察,可见鱼儿在茂盛的沉水植物中游曳。同学们找到学校的生物老师朱曦,向她请教蓝藻相关知识。朱曦告诉大家,蓝藻不是“藻”,它是“蓝细菌”。“被叫做藻类的大部分生物往往都是真核生物,而蓝藻不同于其他被称为藻类的低等植物,正如它的拉丁学名直译的‘蓝细菌’,它其实是一类与细菌更为接近的原核生物。2019年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也将蓝藻更名为‘蓝细菌’。”
朱曦介绍,当蓝细菌爆发形成绿潮,使得阳光难以穿透水面,水底的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导致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造成鱼类的死亡。更为严重的是,蓝细菌中有些种类还会产生微囊藻毒素,不仅会对鱼类、人畜产生毒害,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
“原来蓝细菌的爆发有这么多危害呀,那中山公园湖水里的蓝细菌,是通过怎样的治理而消失了呢?”为此,同学们拨通了中山公园官网上的电话,向公园的管理人员提出了疑问。中山公园园林园容部副部长吴晞在电话中告诉同学们,公园采用了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并邀请大家再来公园实地看看。”
上周日,在中山公园大门口和吴晞一同等待同学们前来的,还有负责公园水环境治理的宁波水伊玛公司项目经理柯小强。他们领着同学们走访了公园里的许多水景,柯小强介绍,物理防治蓝细菌的措施可以通过控污减排,也可以对水华区域进行机械打捞,有时甚至需要抽干池塘中的水,通过换水来治理。化学防治可以在水体中施加化学除藻剂,效果显著,但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有可能会出现抗药藻,使水华现象反弹。
在场的同学陷入沉思,他们联想到近日观看的COP14《科技支撑湿地生态保护及国际履约论坛》视频,了解到“近自然的湿地保护和修复理念”是未来治理水环境的新趋势,提出了问题:“有没有更节省人力物力成本、同时兼具环保低碳的治理方法呢?”
柯小强对同学们的提问表示赞许,他说:“现在更加推崇生物防治,比如向水体中投放与蓝细菌有竞争关系的水生植物,与蓝细菌争夺光照营养物质等来抑制蓝细菌的生长,再比如向水体中投放能捕食蓝细菌的滤食性鱼类,消除部分蓝细菌。还可以试图通过寄生在蓝细菌细胞中才能生存的噬藻体病毒来去除蓝细菌……”
“随着中山公园水质生态修复二期项目的全面完成,这里的水环境正在变得越来越好。我们在岸上就能够清楚地看到水中水草浮动、鱼儿自在游荡。”吴晞领着同学们来到一处“水下森林”,告诉大家:“正如在家里养鱼,养鱼要先养水,养水后还要净水,这样慢慢形成生物链,最终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 “难怪我爸爸在家里养的鱼总是活不了多久,原来是鱼缸里的水环境出了问题。”在一旁的石济恺同学感慨说。
据悉,这批在公园里研学的孩子都来自武汉市第十二中学“光影”根与芽小组,他们在老师的组织下将兴趣发展为自然研学和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