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歌行是哪个朝代的故事?最后谁当了皇帝?一部《骊歌行》让你想到了历史上的哪一个王朝?我想是唐朝吧,该剧虽然不是历史剧,但在介绍中出现了“李世民”、“长孙皇后”的字样,那不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时期,那么剧中皇帝的几个儿子,在历史上也是有原型的。
太子历史原型是李承乾,8岁成为储君却因暗杀亲弟谋反逼宫被废;韩王历史原型则是李泰,宠冠诸王,但他仗着自己获得的宠爱想要夺储,甚至还“忽悠”李世民口头答应他立储,最后计划破碎被贬;秦王历史原型就是李治,下一任皇帝。
前面说的三位历史原型都是嫡出,也就是长孙皇后与李世民所生。而剧中还有一位“周王”,他是“颜妃”所生,颜妃的历史原型是隋炀帝女儿“杨妃”,那么周王的历史原型则是杨妃的儿子李恪,位列第三。在李恪之前是长孙皇后生的嫡长子李承乾(太子),无名宫女生的次子李宽。
都说李世民是个贤能的君王,他所生的孩子也是各个优秀,李恪亦是如此。他虽然是庶出,但却备受李世民的喜爱。而且他的身份非同一般,他的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就是前朝公主。但隋炀帝身上不仅有杨隋的血脉,更有独孤氏的血脉。这就意味着李恪身上拥有李唐、杨隋和独孤氏三门血脉,是真正血统高贵的贵人。
在两岁的时候,李恪被唐高祖李渊册封为长沙郡王,后又改为汉中郡王。待到李世民登基后,李恪晋封为汉王。
李恪身上的官职不少,封地也不少,但是他是在十七岁的时候才开始赴任。只是没想到刚赴任不久他就把农家的田地当做皇家的田地给踩了,然后被告到了李世民面前。李世民原本想要护犊子但是没成功,所以下旨,免了李恪安州都督的官职,夺三百户封邑。
在被罢官后,李恪痛改前非做事都格外小心。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很大的惩罚,直到后来,因为李佑、李承乾和李泰三个皇子谋反,李恪的麻烦才真正到来。
当年齐王李佑谋反,牵扯出太子李承乾也谋反还暗杀亲弟弟李泰一事,导致李承乾太子之位被废。而李泰颇受李世民的喜爱,原本李世民口头允诺要让他做下一任储君但计划失败,李世民对这个儿子很失望,觉得他也有不臣之心,于是就将他贬出了京城。这时候机会就落到了年纪还尚小的李治头上,李治有长孙无忌的帮助被册封为太子。
但是后来,李世民觉得立小孩子做太子会不会有点不妥,所以他找来长孙无忌说出了这个想法,他想要把李恪封为太子,因为他觉得李恪很像他能力也不错。但是这个想法被长孙无忌反对,当时李世民便问他,是不是因为李恪不是他外甥所以反对。而长孙无忌则说道,太子之位怎么能随意更换呢?希望皇上能够谨慎考虑。
就这样,李世民便没了改立李恪为太子的想法。这是李世民的想法,但长孙无忌也从此恨上了李恪,觉得他是个威胁。尽管后来李治顺利登基称帝,李恪也忠心辅佐,可还是被长孙无忌陷害。
长孙无忌利用房遗爱等人诬陷李恪谋反,时年34岁的李恪在长安宫禁之内被缢杀,他的子嗣遭到流放,女儿被罚守灵。
直到52年之后,李恪的后代重新受到重用,才得以平反昭雪。获追赠司空,恢复吴王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