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机场为何要建卫星厅?卫星厅和航站楼的区别,7日上午10点49分,南航CZ3553次航班从深圳宝安飞往上海虹桥,这是从深圳卫星厅出发的第一班飞机,也标志着深圳机场卫星厅的正式启用。
卫星厅功能设计尽显人性化这个变化让人期待
深圳机场卫星厅位于T3航站楼的北侧,机场一跑道与二跑道中间,总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设计年旅客吞吐量2200万人次,启用后将新增42个标准廊桥机位,其中11个为组合机位可实现机位的灵活转换,最多可保障53架飞机停靠廊桥,过站航班靠桥率有望提升至90%以上,更多旅客可以体验廊桥抵离的便利。
卫星厅建筑形象简约流畅,与T3航站楼大飞鱼形象相呼应。卫星厅由中央区域和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指廊组成,指廊连接处分别为东、西“双子星”广场。
在主体结构方面,卫星厅呈现“X”构型,共分为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在设计和空间利用上充分体现了人性化设计。
地下一层(B1)主要为捷运站台↑↑
地上一层(1F)主要为捷运到达厅、非正常航班候机厅↑↑
二层(2F)国内到港通道、国内出港平台、多功能服务大厅↑↑
三层(3F)国内出港候机厅、商业等配套服务设施↑↑
此外,四层为“头等舱、公务舱”旅客休息室。
深圳机场卫星厅启用后,现阶段将采用与T3航站楼一体化的运营模式,本身并不单独运行,而是通过捷运列车系统与T3航站楼相连接,只承担T3航站楼附属的旅客候机、登机、抵达和中转功能,旅客值机办票、行李托运、安检以及到达行李提取等服务功能仍在T3航站楼内完成。
简单来说卫星厅就是停机楼只是四周都是停机坪通过地下交通与T3航站楼接驳。
深圳机场方面提醒
前往卫星厅的捷运站台入口在T3航站楼安检区后方,过完安检后即能看到醒目的前往卫星厅入口标识,标识上标记有卫星厅登机口区间。
如果旅客航班的登机口信息显示在501-583区间,即需要前往卫星厅候机、登机。
旅客可由此乘坐电梯进入T3航站楼负一层捷运站台,然后搭乘捷运列车前往卫星厅,再按照指引标识前往指定的登机口候机,从T3航站楼乘坐捷运列车到卫星厅只需3分钟左右。
也有网友表示:
“以后飞深圳可能下飞机不用坐摆渡车,但是要坐小火车,竟然有点小期待。”
正如前面乘机流程介绍,连接卫星厅和T3航站楼的不是往常机场使用的摆渡车,而是捷运列车,这个变化令人惊喜,不少网友表示有机会一定要去尝试一下。值得注意的是,卫星厅在设计时为了减少旅客步行距离,将捷运站台设置于卫星厅负一层的中部,其中到最远登机口的距离仅为300多米,真的是很人性化了。
卫星厅将分担原先机场的旅客吞吐量 歪个楼!有网友听见“卫星厅”这个名字,还以为卫星厅是搞卫星的。其实,参照国内外机场运作惯例,卫星厅主要是作为航站楼功能的延伸,就像卫星绕着行星,卫星厅依赖着航站楼运行,这才是卫星厅命名的缘由。
同时,也有不少网友有疑惑——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这么大,怎么还需要建卫星厅?
奥一新闻记者发现,以2019年的数据为例,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5293万人次,而设计吞吐量仅为4500万人次。所以,仅有原先的T3航站楼是不足以支撑深圳宝安机场的实际运转的。
此外,卫星厅启用之后,深圳机场将结合客流量、航线分布等情况优化调整卫星厅运营模式,持续提高航班保障效率,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卫星厅的底板和水下桩都是我们打的!” 关于深圳机场卫星厅的报道很多,也有不少网友进行评论,奥一新闻记者发现了一类不普通的评论。
他们是深圳机场卫星厅的一线建设者。听到卫星厅正式启用的消息,他们兴奋而又自豪地说起自己之前在建设工地的点点滴滴。卫星厅项目是深圳机场新一轮扩建首个启用的重要设施,在2018年底开工。
有网友说自己经常飞深圳,这三年来也是一点点看着卫星厅建设起来的。
但也许大部分人不知道,为保证卫星厅及其配套工程建设项目按期推进,在为期两年半的项目建设期,深圳机场集团联合各参建单位,克服了疫情影响等诸多困难,才得以有效保障了卫星厅施工进度和质量。
机场扩建工程指挥部相关负责人:
深圳机场卫星厅去年疫情后率先在全市实现复工复产,通过大力组织人力、物力等资源夜以继日补工期,去年11月顺利完成了卫星厅钢结构封顶,今年春节期间项目坚持不停工, 4月底主体工程及配套工程全部完工。
据统计,今年机场在建的13个项目中,累计有近3000名建设人员响应号召,就地过年。其中,仅机场卫星厅项目有超2000人坚守施工一线。
在深圳机场卫星厅正式启用欢喜之余,让我们也给他们点个赞吧!
采写:奥一新闻见习记者 詹越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