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做题家是啥?小镇做题家啥时候出来的?近日,因为某明星考编事件引发的争议,“小镇做题家”随即上了热搜,火了。“小镇做题家”成了众多网友茶余饭后的谈资,并引发了其背后的文化现象、教育公平、阶层流动以及就业问题的讨论。
小镇做题家,之所以引起这么大的讨论,是因为包括部分主流媒体在内的文章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个词的背后,包含了多少人的含辛茹苦。如某新闻周刊署名文章对小镇做题家的解读,就刺痛了很多网友。
但更多的是为小镇做题家发声,以正视听。小镇做题家值得赞美,更需要鼓励。浙江省委宣传部评价:“嘲讽小镇做题家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共青团中央则发文称:嘲讽“小镇做题家”“是病,得治!”官方对“小镇做题家”的肯定,获得了广大网友的好评和称赞!
不惧出生,不畏天命
不是所有人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志士不是在奋斗中拼搏?不是历经磨难、饱受沧桑?
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年幼时家境贫寒,因买不起书,只能向他人求借,于酷寒天抄书至手不能弯曲。从师求学时,亦在大雪之中,被冻到足肤皲裂而不知。但他却深信学习可以改变命运,著名的《送东阳马生序》激励了后世无数人。
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是典型的小镇做题家。幼年丧父,随母亲改嫁寄人篱下,并因此改了名,后下定决心考取功名利禄。自此,范仲淹每天煮一碗粥,放凉后用刀划为四块,早晚取其二,拌着咸菜进食,从而留下了“断齑画粥”的典故。
还有“凿壁偷光”的匡衡,“囊萤映雪”的车胤,“头悬梁锥刺股”的孙敬、苏秦以及屡试不第,一生未能进入“编制内”的蒲松龄等等。每一个故事和人物都在告诉我们,“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我们都是生活的做题家
据了解,一开始,“小镇做题家”只是个别网友用来自嘲的称呼。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词带有明显的贬义性质,成了很多人对寒门子弟的挖苦和嘲讽,说他们只会考试做题,思维僵化,不懂变通,情商低,疯狂加班导致内卷等。
因此,当某知名新闻周刊在文章中说:“这些小镇做题家每天上培训班,做真题卷,也仍然考不中那个能为他们带来安全感的编制内职务。所以当看见能从市场上赚大钱的明星,还要分走几个编制内身份时总觉得抢了自己的坑。”这样带有一种居高临下姿态的语气,瞬间刺痛了很多人的神经。
没有人生来就想当小镇做题家,读书学习、努力做题是很多普通人想要改变现状的唯一出路。时代楷模,“大山女孩的校长妈妈”张桂梅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说:“人家说做题对孩子不好,我们没办法,我们只有这个办法!”
很多人还记得,中国科学院大学黄国平那篇“感动全网”的论文致谢:“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
这篇致谢之所以触动人心,在于作者用简单的文字讲述了自己求学过程中,虽历经坎坷,但依然保持着向上的勇气和希望。“人情冷暖,生离死别,固然让人痛苦与无奈,而贫穷则可能让人失去希望。家徒四壁,在煤油灯下写作业或者读书都是晚上最开心的事。”
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黄博士的故事仿佛是一份闪着光的炽热,给了很多正在身处迷茫中的青年人指引:努力摆脱命运的贫瘠,摆脱人性因贫瘠滋生的阴暗面,在千难万险中,去寻求一个可以选择的权利,并在每一次选择和权衡之间变成更好的人。
谁不是一道一道地做题、一场一场地考试才能考上大学?谁不曾是小镇做题家呢?
“小镇做题家”没有什么不光彩
那些对小镇做题家的嘲讽,属实与我们“不惧出身、不畏天命”的文化背道而驰。
出生于“小镇”没有什么不光彩,大多数人都出生在成千上万个“小镇”中,通过“做题”来追求梦想、实现自我也没什么不好,大多数人都是从“做题”中走过来的。广西新闻网曾刊文写道:戏称那些改变代际的学子为“小镇做题家”,无非是“不对等打击”的心理慰藉的“粗鄙的快感”。
共青团中央发文称: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居高临下地嘲讽“小镇做题家”,其本质是在解构“奋斗”——不是每个人都含着“金钥匙”出生,有些奋斗也许笨拙而沉重,但每一份不愿低头的奋斗,每一个负重坚韧的人生,每一位勇毅前行的普通中国青年,都值得尊重。
很多网友说,努力永远不该被嘲讽!没有一种追求更好人生的努力可以被轻视,即使他来自“小镇”。
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是“苦过来”的,成功从未有捷径。除了极少数“躺赢”之人,绝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小镇做题”奠定了知识基础,获得了支撑自身发展以及为国家、社会做贡献的能力和本领,这是奋斗、拼搏的最好注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