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一路走来不容易的成语,形容不惧困难的成语,一起来看看吧。
百折不挠
01
基础知识
【成语】:百折不挠
【拼音】:bǎi zhébùnáo
【解释】: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出处】: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近义词】:百折不回、不屈不挠、坚韧不拔
【反义词】:知难而退、一蹶不振、半途而废
02
成语故事
东汉官员桥玄品行端庄,嫉恶如仇。有次,一伙强盗绑住他十岁的儿子,带进他家,要正在病中的桥玄立即拿钱赎取,遭到桥直的怒斥。不多时,官兵包围了桥家,因怕强盗会杀桥直的儿子,迟迟不敢动手。这时桥玄愤怒地喊道:我难道能因为儿子的生命而放了这伙坏人吗?催促官兵们赶快动手。结果,桥玄的儿子被强盗杀死了。人们称赞桥玄百折不挠,始终保持节操。折:挫。挠:弯曲。
百折不挠:形容不管经受多少挫折,决不屈服、退缩。
03
成语造句
经过几代人百折不挠的奋斗,我们一定会实现四个现代化。
要做成大事,必须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百折不挠,终于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
不管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们要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
我们应该是拥护真理,从斗争中寻求真理的百折不挠的战士,以文艺作品鼓动人民革命斗争的热情。
经过我们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终于完成了这项研究。
伟大的成就并非来源于力量,而是来源于百折不挠。
许多科学家在科学实验中,虽屡遭失败,但百折不挠,终于获得成功。
没有千锤百鍊,没有百折不挠,哪有今日的成就?
百折不挠和大无畏的精神可以帮助一个人克服许多困难。
人生要有生活目标,要现实既定目标,需要有百折不挠的勇气和奋勇拼搏的精神。
要登世界高峰,得有百折不挠的毅力。
学习路上的堡垒并不是坚不可摧的,我们要发扬百折不挠的精神去一一攻克它们。
在父母的一生中,遇到了无数艰辛苦难,但是他们通过发扬百折不挠的精神,各个迎刃而解。
小军因伤致残,经过几年的刻苦自学,终于考上了大学,我们应该学习他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
临难不惧
语出《庄子·秋水篇》,原为“临大难而不惧”,后来简作成语“临难不惧”或“临危不惧”,指面临困难和危险也不会退缩和惧怕。
原文内容
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惙。子路入见,曰:“何夫子之娱也?”孔子曰:“来!吾语女。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当尧舜之时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之时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陆行不避兕虎者,猎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由,处矣,吾命有所制矣。”无几何,将甲者进,辞曰:“以为阳虎也,故围之。今非也,请辞而退。”
典故内容
故事是春秋时孔子周游列国路过匡地时发生的一件事。匡在今河南长垣县附近,当时属于卫国。鲁国的阳虎曾经举兵侵犯过这个地方,孔子的学生颜剋,也曾随着阳虎来过这里。这次,颜剋又随着孔子从这里经过。颜剋为孔子驾着车,旧地重游,十分得意地向老师和同学们指指点点。介绍以前阳虎的部队是如何袭击、如何获胜的,他同阳虎是从哪一处城墙的缺口爬进去的等等。匡人正恨着阳虎,孔子的相貌恰巧又长得和阳虎相象,加上颜剋这样的乱说,祸事就发生了。匡人立即集合武装,把孔子重重包围,不让脱身。
孔子的另一个以富于勇力闻名的学生子路,在包围中被冲散了,费了好大的劲才赶过来和老师汇合,他急急忙忙冲入包围圈,担心老师受不起惊吓。不料见到孔子时,他竟谈笑风生,正在讲着什么,而且还弹着琴,神情并不沮丧。子路便问道:“老师,都到了这个份上了,您怎么还有这么高的兴致啊?”
孔子说:“子路你过来,我告诉你。我想避免穷困的境地已经很久了,却还是避免不了,这是天命啊!我寻求通达已经很久了,却还是得不到,这是时机啊!在尧、舜那个时代,天下没有穷困的人,这不是他们的智慧对头;在桀、纣那个时代,天下没有通达的人,这也不是他们的智慧不行,这是时势形成的。在水中行走不躲避蛟龙,是渔夫的勇敢;在陆地上行走不躲避兕虎,是猎人的勇敢;白晃晃的刀子交叉地横在前面,把死看得和活一样,是战士的勇敢;知道穷困是由于命运,知道通达有待于时机,面临大难而无所畏惧,是圣人的勇敢。子路,你静下心来吧!我的命运是由天支配的!”果然没有多久,匡人中一个带兵的将官进来,向孔子道歉说:“我们以为你是阳虎,所以包围了你,现在我们才知道你不是阳虎,所以我现在向你道歉后就离开这儿。”(孔勇)
【勇者不惧】
意思是有胆量的人无所畏惧。
【出处】
《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
《论语·子罕》:“孔子说:‘不断地求取知识,以至于不在对现实世界的事物产生困惑;真诚的待人如己,以至于不在为个人得失而忧愁;勇敢的实践前行以至于不在畏惧任何困难。’”
【评析】
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勇是三个重要的范畴,也是仁之精神境界的不同体现,是君子的基本品质。
《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有智慧的人能将事理看得明白透彻,所以不会迷惑。仁者存公心,去私欲,乐天知命,不患得患失,所以不忧虑。有勇气的人不畏惧困难,见义勇为,所以不惧。这是孔子教自己的学生一种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举例】
想创出一番事业出来,就需要勇者不惧的精神。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风雨征程中,没有被任何外在困难吓倒,而是凭着自己在其间砥砺出的“勇者不惧”品格,开辟出文明的新天地,书写出发展进步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