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的黔东南有上百座的苗寨,网红的苗寨真的值得去吗?很多人都会推荐西江千户苗寨,他是全国最大的苗寨,每晚上演最美夜景,还有那网红的岜沙苗寨,那么去苗寨危险吗?有网友说去苗寨旅游千万要小心是怎么回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苗寨禁忌之拦路酒
苗寨的习俗是以酒待客,刚进寨门会遇到拦路酒,最隆重的拦路酒有12道之多。
倘若你不是个“酒鬼”,那么切记喝牛角酒的时不要用双手来接,只能伸长脖子喝一小口就可以了,只要用手一接,你就得把整个牛角的酒一口喝干。苗家人认为酒喝得越多,就越给主人面子,因此到了苗寨(如:朗德、西江等以待客热情著称的寨子),酒量有限的可事先向主人说明!
苗寨禁忌之进屋
进入苗寨里,若遇到门上悬挂有草帽、树枝或婚丧祭日的人家,不要轻易进屋,否则会认为不吉利。
苗寨禁忌之打狗
苗家人爱狗,在苗寨做客不能打狗。
当地通常养的是一些土狗,体型较小,以白色居多,一般它们最多冲着你吼吼,不会真的向你发动攻击。
苗寨禁忌之吃东西
苗家人吃东西有点讲究。吃鸡的时候,鸡肝、鸡杂是孝敬老年女子的,鸡腿是留给小孩吃的,客人是不能吃鸡头的。
吃火烤的糍粑时,记得不要去拍灰。吃完饭后,不要勤快”地去洗刷盛饭的工具,看看主人的行为再相继而动”,因为有些苗族地区认为平常的时候洗盛饭工具会洗去家财、洗去粮食,只有在新米下来的时候才可以洗。
苗寨禁忌之走路
旅行期间,路遇新婚夫妇,不要从中间穿过,不要跨苗族小孩的头顶,因为苗家人认为这样一来他们的小孩就长不高了。
苗寨禁忌之离开
离开苗寨时,一定要有礼貌地对主人说声“哇周”,这是苗语“谢谢”的意思,感谢主人的盛情款待。
苗寨禁忌之苗年
过苗年时苗家忌讳扫地,倒水,吃饭时也不能泡汤,不准吹气。如果泡汤、吹气,新的一年里就会山水冲垮田地,山风吹倒庄稼。
如果到苗家做客吃饭,不能说“吃饱了”,应该说“仓满了”。
知道游贵州苗寨的禁忌了吧,不妨跟着小编一起看看西江千户苗寨的风光吧!
贵州千户苗寨,那梦中的歌谣片
第一次知道千户苗寨,是从一个朋友的博客中看到的一组照片。照片中那鳞次栉比依山而建的木屋,层层叠叠,繁而不乱,聚而有序,给人一种冲击力很强的震撼,一种美得让人陶醉的惊艳。从此我记住了这个名叫千户苗寨的地方,并一直憧憬着希望能到那里亲眼看看这个神奇的地方。
说实在的,由于时间、天气和摄影技术的原因,我无法把最美的千户展现给您。千户苗寨的美丽只有您亲临现场、入乡随俗才可以细细品味。那一个国庆节,我们在游览了古镇镇远之后,便带着向往的心情出发了,目的地是千户苗寨。
酸汤鱼是贵州的名菜,酸汤鱼又与酸汤息息相关。贵州少数民族众多,擅长制酸,也喜食酸食。有句民谣:“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在贵州众多酸汤中,以苗家酸汤最为著名,其与众不同的地方是酸香浓厚,是苗族传统的风味名菜。苗族居住在大山里,山高路远,几乎家家都有酸坛,苗家酿制酸汤取自高山上的泉水和自种的香糯酿制而成,味型独特、酸鲜可口。凯里酸汤鱼的酸是大有讲究的,一般是先加入特产槽辣椒和本地许多有营养价值的中草药,借番茄酸烹出自然酸汤,然后将清洗的鲤鱼、鲶鱼等活鱼下锅。
“亮欢寨”的火锅酸汤鱼果然名不虚传,随着炉火的烹煮,鲜艳诱人的红酸汤慢慢地沸腾起来,一阵阵浓香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勺一口酸汤酸辣可口,夹一块鱼肉鲜嫩无腥。再辅之以贵州凉皮、白菜、豆腐、酸辣黄瓜,一顿饭吃得津津有味、浑身舒坦,真是大快朵颐。一顿下来,大概一百五十多元。
千户苗寨位于黔东南州雷山县的西江镇,从凯里市区到千户苗寨大概1小时车程,这条路是前几年刚造的,不需要爬山,路况不错。
在离苗寨3、4公里处特意造了这个大寨门,把所有的外地的旅游车、私家车全部拦在寨门不远处的停车场,所有的游客在购买了100元(学生票50元)的门票后入内还要再乘坐5元钱的面包车去苗寨,当然你腿力好的话也可以步行。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西江苗族是黔东南苗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主要居住的是苗族的“西”氏族。西江千户苗寨拥有深厚的苗族文化底蕴,这里的苗族建筑、服饰、银饰、语言、饮食、传统习俗不但典型,而且保持较好的“原生态”。
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形为典型河流谷地,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寨里有好几座这样的廊桥,朦朦胧胧的晨曦中,犹如人间仙境。
为了登高俯瞰苗寨的美景,我们循着风雨桥(廊桥)跨过了白水河,往白水河南侧的山麓沿路而上,登上了半山腰的观景台,有公路可以直接通往观景台,从观景台眺望白水河以北的苗寨,只见层层叠叠的吊脚楼从山脚的白水河边向山顶铺展延伸,把两个山丘严严实实地包裹了起来,我看到了这些古老的用立体的几何图形堆积而成的精美建筑,那近乎完美的布局和构建,让我惊叹于苗人那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对于美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只是拍照所选择的时间不对,由于逆光使我无法拍到清晰的全景照,留下些遗憾。
我们到达千户苗寨的时候虽然寨里的路上已经有许多行人,但是我还是感觉到那清晨时分山村那特有的宁静和安详,仿佛整个山寨是一艘飘泊在晨雾中的船,眼前的景色,有一种穿越了时光隧道来到了故乡的感觉。
据考证,600多年前,苗族的一个分支西氏族迁徙到这里,在西氏族到达以前,这里已经居住着苗族“赏”氏族,西江地名中的“西”指西氏族,“江”通“讨”,即西江是“西”氏族向“赏”氏族讨来的地方,“西江”因此而得名。西江苗族在这方天地里辛勤耕耘,开辟出了大片的梯田,他们舍不得占用耕地兴建住宅,便充分利用这里的地形特点,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吊脚楼,上千户吊脚楼随着地形变化顺势而建,最终发展成蔚为壮观的建筑群,并形成了浓郁的耕读文化,延续发展了自己的宗教和传统。由于交通的闭塞和大山的隔绝,也使这里成为世外桃源。
苗族据说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而“苗”这个字下面一个“田”,上面一个“草”,田里种草便是种稻谷。苗族种植水稻最早是在九千至一万年前,当时苗族的先民生活在长江、黄河入海口的江浙一带。考古界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了距今7000多年的文化遗址,在遗址里发现了大量的稻谷颗粒,以及木质的干栏式建筑。河姆渡与苗族的变迁究竟有没有联系?
在村庄的外面,是一片金色的稻田,那层层叠叠的梯田,在印证着苗家人的勤劳和爱护家园、珍惜土地的理念。想起当今年代,在城镇化的浪潮中,那些一大片一大片肥沃的土地正在被水泥钢筋的丛林所蚕食,那清清的河流和湛蓝的天空正在被黑臭的污水和有毒的雾霾所侵袭,我们还能留给子孙多少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看看这里的苗族吧,我们是不是还应该停一停匆忙的脚步,反思一下我们到底在追寻着什么?
在西江,我们还看到许许多多的枫树,犹如我故乡的古道上的红枫,我的家乡并不是苗乡,但是在行人经过的山道两侧,都植有很多的枫树,特别是金秋时节,枫叶由绿变红,犹如满树红艳艳的春花绽放,一条山道便成为名符其实的红枫古道,远远望去,犹如一条红色的巨龙蜿蜒而去。我不知道苗族喜好枫树与我老家先人遍植枫树是否有什么渊源,但是苗族对于枫树却是一种崇拜。33>
苗族的村前寨后都有枫树,因为枫树是苗人自古以来崇拜的图腾树,也就是祖神树。人们常在一些祭祀时,在枫香树脚焚香烧纸。在建造房子时,“请”一棵大的枫树来做主柱,寓意保佑家庭和谐发展和平安。苗族把枫树比作祖先,因为在苗族的传说里,苗族创世祖先蝴蝶妈妈,就是从枫树心生出来的,苗族最高的神是祖先,是生命始祖枫树和蝴蝶妈妈。鼓藏节就是祭祀神枫树和蝴蝶妈妈,用枫树做成的木鼓就成了祖宗安息的地方,祭祖便成了祭鼓。鼓藏节每12年举办一次,每次持续达4年之久,现在改为持续3年,在3年中每年的特定月份中,利用五到九天的时间,男女老少聚集在村里一棵被奉为神树的大枫树下开展祭祀活动,主要以跳芦笙舞为主,一般持续五到九天。在苗族的村寨里,还流传着枫树的故事:早在古老的黄河流域,苗族始祖蚩尤与炎黄部落逐鹿中原,蚩尤战败,被杀在黎山之丘,兵器变成了一片片的枫树林子。
枫树木做成木鼓
芦笙,是苗族的主要乐器之一,也是苗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芦笙一般是用苦竹做的,芦笙有六管、十管及十二管的,长度有二尺、五尺及一丈多的,芦笙节是苗族地区最普遍的节日,其中又以贵州凯里市郊的舟溪乡和黄平县的谷陇大寨两地的芦笙节最为盛大,芦笙节一般规模宏大,少则几千人,多则几万人、十几万人。据说十里开外,便能听到芦笙吹奏的声音。芦笙节约在每年农历9月27日举行,为期一周,我们去得不是时候,没有机会去舟溪和谷陇去看看芦笙的盛会,也赶不上鼓藏节,但是在西江苗寨安排的歌舞表演上,欣赏到这独特韵味的芦笙舞。
西江的美丽是多元的。游在西江,在街巷,在民居,在商家,在田间,在每天几场定时的苗寨歌舞演出中,你会发现许多穿着苗族服饰的姑娘和小伙子,当然也有许多上了年纪的年长男女,也许已经分不清哪些是西江人,哪些是游客,但是你都会惊诧于在这样一个藏在大山深处只有1300多户7000多人的苗寨,怎么会有如此众多的美丽和从容?2007年7月20日,著名学者余秋雨来到了西江,西江的美丽同样也引起他心灵的深深共鸣,随后在黔东南考察手记中用《以美丽回答一切》为标题写下了一片长长的散文。
在文章中余秋雨写道:哪里美女最多,我没有做过认真比较,但是那次去贵州省雷江县的西江苗寨,实在被拥挤的美女团队镇住了。那天正好是这里的“吃新节”,夏收刚刚结束,新米已经上灶,大家远远近近走在一起庆祝好年成。长廊上摆着一长溜看不到头的矮桌,村民们坐在两边吃吃喝喝,长廊外面的广场上已经载歌载舞。这本是寻常的村寨节日,但总觉得眼前有一种不寻常的光华在飘浮,定睛一看,那一长溜矮桌边上已经是数不清的美艳笑容,而广场上的歌舞者和观看者,更是美不胜收。
不少中原人士未到这些地区之前,总以为少数民族女孩子的美属于山野之美、边远之美、奇冶之美。其实不然,西江苗寨女孩子美得端正朗润,反而更接近中华文明的主流淑女形象。如果不是那套银饰叮当的民族服装,她们的容貌,似乎刚从长安梨园或扬州豪宅中走出。
这使我惊讶,而更让我惊讶的是,问起她们的家史血缘,她们都会嫣然一笑,说自己是蚩尤的后代。
西江是由四个行政村寨组成的,而四个寨中是互不通婚的,自古以来寨上规定女儿必须外嫁,媳妇必须是其它地方接过来的,否则男女都会受到家庭的惩罚。呵呵,西江苗族的祖先是不是早就懂得优生优育的道理?难怪西江会出这么多的美女。我想这个也许只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肯定不是唯一。因为美丽不仅仅是一个漂亮的躯壳和外表,其实很多美丽是由里而外的,是从深处透射出来的雍容自然和淡定从容,那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含着文化和传统的基因
苗族人认为银饰是避邪的神物,可以驱邪逐崇、防阴气戕害,为人们带来吉祥和幸福。小孩戴上银锁能锁住小孩的灵魂,小孩就可以健康成长。人死以后,用银饰品陪葬,能使死去的人顺利地回到祖先的发源地同祖先团聚。
尽管千户苗寨正在被迅速地商业化,但是在离开山脚的商业街区,循着上坡的小巷,深入到苗寨的深处,我们仍然看到苗寨原本的纯真和质朴。
在上坡的路边,尽管游人来来往往,但是这一对苗家夫妇心无旁骛,少妇在家门口专心致志地做着刺绣,旁边的丈夫在陪着她,并轻轻地在说着什么。这妇唱夫随的温馨画面定格在我的照片里,也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这本来是与世隔绝的平静安详的山村,是我们是数以万计的游人,打破了这里的宁静,扰乱了他们的朴素的幸福?
走在西江的小巷,如果是在白天,并不细心的你也许是不会发现屋檐下的一些秘密的。但当夜幕降临,你抬头之间,就会发现几乎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都会挂着灯。自古以来,苗家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常常会干到天黑才回来,为了方便村民和行人,各家各户都会自发在屋檐底下或在路边挂下一盏油灯,以此照亮夜行人,由此可见苗家人的古道热肠。千百年来,随着西江苗寨规模的扩大,西江的灯景也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夜晚远眺西江,只见这些路灯星星点点、密密麻麻,犹如夜空中的群星闪烁,令人赏心悦目。
在外人看来,西江苗寨所包裹的两个山包犹如两座埃及的金字塔,但是当地的苗族村民却告诉我,这是一对牛角。长期以来,苗族生产生活离不开牛,牛成为苗族的崇拜物,也是苗族祭祀祖先必上的吉祥物,苗族是一个悲壮的民族,历史上曾经经历了五次大迁徙,从北方最后逃亡湖南、贵州一带定居的,但是不管经历了多少苦难,苗族始终没有忘本,对祖先的崇拜一直深深地扎根在民族的情结里。苗族家家户户都子有火坑房间的适当位置供奉着列祖列宗的神位,在西江一带,还有专门祭祀祖先的节日鼓藏节,是苗家最隆重、最独特的节日。西江,在上千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这样一种牛角的建筑规模,仿佛在冥冥之中用一种自然而又神奇的方式在祭祀着整个民族的祖先,也让世界认识了苗族。
苗族是个喜欢刺绣和银饰的民族。苗绣是苗族的传统民间工艺,现代艺术大师刘海粟曾经评价苗族刺绣工艺是“缕云载月”,堪与苏绣湘绣相媲美。苗族刺绣方法主要有平绣、辫绣、绒绣、结绣、堆绣等十多种。
在她们的衣服上可以看到蝴蝶、水牛、脊鸟之类的图案,这些图纹都是代表苗族对祖先崇拜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