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杀青一词指的是什么意思?电影中的杀青一词通常指的是一部电影的拍摄工作已经结束,进入后期制作阶段。杀青原意是纸没发明之前,古人在青皮竹片上刻字,为了使竹片干燥、易于修改,就在火上烤,竹片里的水分渗出来后就像出汗一样,因此把这样的竹片叫“汗青”。整部书刻完定稿后,就削去青皮,书于竹白,谓之“杀青”。现代人推而广之,用以形容影视作品的拍摄完毕。也就是说影视作品“杀青”后,拍摄内容已经完成,就不会再有大的修改了。
在电影拍摄完毕,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们常常能听到“杀青”这个词。那么“杀青”一词由何而来,又如何有此含义呢?
“杀青”一词,源于古代的制茶工艺。古时候在制作绿茶的过程中,会将采摘下来的茶叶用高温蒸煮,用来破坏茶叶中的酵素,防止茶叶继续发酵,这个过程就被称为“杀青”。
还有一种说法是,在造纸术没有广泛使用之前,人们把文字记载在竹简上,在制作竹简的过程中,为了使竹简保持干燥并且防止虫蛀,会削去竹简的表面,然后在竹简上涂上一层漆,或者用火烤一下竹简,用来蒸发出竹简中的水分。这样的处理方式也被称作“杀青”。因为在烘烤竹简的过程中,水分蒸发出来,如同汗珠一样附着在竹简表面,所以也常常用“汗青”来代指写在竹简上的文字,典籍。例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在这里就有名垂青史的意思。
在制作茶叶的工艺中,“杀青”是为了让茶叶保持新鲜和清新。而在制作竹简的过程中,“杀青”是为了保护竹简,延长其使用寿命。这两者都体现了人们对于物品的保护和珍视,也反映了古人的生活智慧和工艺水平。
如今“杀青”常常被用来表示某项工作或作品的完成。如“这部电影杀青了”,“这部长篇小说杀青了”。
中国的许多词语,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常常让人充满敬意,它不仅代表了古人的工艺水平,更是古人文化和智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