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和武则天什么关系?李治是因为夹在李世民和武则天中间才显的弱,单拎出来还是很能干的。李治很有政治智商的,只是后面身体不行,但即便身体不行的时候,李治做皇帝照样治理得挺好,至少用武则天这个人还算“知人善任”吧。李治活着的时候,高官任免权在李治手里,文官武则天都搞不定,武将跟她更没交情了。就连她当政后的肱骨狄仁杰,当时也跟她没多大关系。没有李治的支持武则天很难有日后成就,话说在那个男权时代能把老婆推到台前,没手段魄力根本是不可能的,李治是非常厉害的人。
李世民为什么立李治为太子?从李承乾被废短短几天李世民的安排看来,李泰一开始就是李世民平衡太子势力的棋子,但要说李世民真心爱这个嫡子,而且有考虑过立他,那的确也是有的,但这就像李恪也被他拉出来试探别人一样,一开始的目的就是平衡,李承乾如果不造反,至少能撑到太宗快要死前那几年,而且他赢面还是很大的。既然李承乾提前出局,那么李泰就不需要存在了,李治年纪小又多病懦弱,反而是理想太子人选,至于不满意的地方,就是大臣们太强了,李治显然压不住,所以不得不培养长孙无忌当个权臣。
李恪的威胁并不来自他本身能力和野心,而是来自太宗庶长子的身份在宗室中的天然号召力,和李恪同时以谋反罪处死的荆王李元景正是李渊在世的庶长子,太宗在位时也因为这个身份一直对李元景一直比其他弟弟要更优待一些。正因如此李治继位之初就加封庶长叔和庶长兄为三公,并给予高于其他诸王的待遇。
谋逆案最初卷入的高祖后人只有巴陵高阳公主夫妇和李元景,而李恪是被房遗爱告发的,对此李治的反应是嫌他告发的太迟。后来李治为这些人求情时反对最激烈,坚持认为必须要处死的崔敦礼在这事没多久就被升官了,李恪等人的财产也被李治用来赏赐诸位大臣了,从这些细节看他为李元景李恪等人求情也不过是装模作样罢了。顺便说一下,事实上谋逆案涉及的两位驸马,柴令武和房遗爱,在太宗年间都和李泰关系匪浅。
真正的历史是李治没有死之前,大权一直在握,临死前还在任免宰相,李治活着时,武则天的一切行使权都要经过李治同意,他是死后的遗诏给了武则天极大的权力。废武则天是一时激动,上官后面是个庶子,成不了大器,只会废掉几个嫡子,庶子无后台,无母家,只能依靠世家,李家江山真是堪忧。如果不杀上官仪只会更乱,上官仪代表的也是夺嫡。李治反应过来了。杨家,李家本来就是臣夺君权。李治的最大优点就是会用人,他选择了武则天,这就是他的优点,武则天在他不受宠的时候,指点了他,让他成功登基,他重用武则天,一点是报恩,一点是觉得武则天是人才,很多事都很简单,武则天看上去是偶然,却也是必然。王者成王,都有其必然,而非偶然。
李治和刘彻、朱元璋是中华文明史上武烈最盛的几个帝王,他们是往西往北千里奔袭、摧毁敌对、扩张版图。有意思的是几个人都对老婆、外戚那边比较信任,妻(妃)家也给予较大支持。李冶一生最大成就是摆脱了关陇贵族对皇权的控制。这也是从杨坚,杨广,李渊,李世民这几代雄主一直在致力于作的,在李冶当政时终于彻底解决了关陇贵族集团对皇权的控制,这样的李冶,绝对是雄才大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