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打雷什么预兆?下雪打雷有啥说法,最近几天受寒潮天气的影响,我国河南、河北、山西、山东、辽宁等地出现了大雪到暴雪的天气,其中洛阳、济南更是出现罕见的“雷打冬”天气,雷打冬又叫雷打雪,即在冬天下雪的情况下又同时打雷,老话说“冬雷震雪,遍地添坟头”,那么“雷打雪”天气有啥预兆?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雷打雪”天气是如何形成的?
老话说“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说的就是“雷打雪”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天气现象。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可以精准的反映自然节律的变化,在春分三候中有着“雷乃发声”的描述,到了春分节气,气温快速回升,慢慢开始出现天打雷的天气;而在秋分三候中有“雷始收声”的描述,进入秋分节气阴气开始旺盛,天打雷的现象几乎很难看到。打雷天气往往发生在春季中旬至秋季中旬,其中夏天中的小暑和大暑节气是雷电最频发的阶段。
天打雷往往需要具备2个条件:一是空气中要有充足的水汽;二是空气要能产生剧烈的上下对流运动。当暖空气急剧上升,充足水气由于剧烈摩擦而产生大量的电荷,于是就会产生打雷的现象。
为什么夏天很容量易打雷?这是由于夏季主要刮西南风和东南风,这两种风温暖而湿润,再加上夏天太阳辐射强,地面的空气由于加热而不断上升,空气对流非常旺盛,就很容易出现打雷的天气。而冬天由于主要刮北风,空气寒冷而干燥,再加上冬天太阳辐射量弱,因此冬天很少会打雷。
那么什么情况下会出现“雷打雪”的天气?出现雷打雪天气说明当地必然有暖湿气流入侵,强盛的暖湿气流在北上过程中,如果遇到强冷空气,那么底层的暖湿气流可能就会被迫抬升,这样空气就被迫形成对流,于是就可能出现雷打雪(雷打冬)的现象。
老人说“冬雷震雪,遍地添坟头”,那么“雷打雪”天气有啥预兆?
古代人们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弱,一旦出现极端天气或者出现粮食收成差的年份,那么就可能导致很多人受灾,就可能出现“遍地添坟头”的现象。因此,对古人来说“雷打雪”是不好的预兆。
农谚说“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说的就是如果出现雷打雪的天气,那么往往预示着接下来有暴雪以及冰冻灾害发生,连耐寒的老牛都给冻死了,说明天气非常寒冷。
那么老话有没有道理?雪是水的一种固态形式,如果空气过于干燥,那么就不会下雪;同样的,如果近地面的气温比较高,那么雪就会融化成雨,同样不会下雪。出现“雷打雪”天气,说明暖湿气流和强冷空气都比较旺盛,湿润的气流如果遇到强冷空气,那么就有很大的概率形成暴雪。
虽说“瑞雪兆丰年”,但是如果雪下得过大,那么就会出现雪灾,要知道古代的房子承重能力比较弱,如果遇到暴雪,那么房子可能就会垮塌,会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生活秩序;其次,暴雪掩埋牧草,牲畜可能会因为没有充足的食料被饿死;此外,暴雪往往伴随着冰冻天气,古代没有取暖设备,如果天气极其寒冷,那么人畜可能会被冻伤甚至冻死,农作物也会因受冻而减产,这样来年粮食的产量就会严重降低,进而出现“遍地添坟头”的现象。
冬天过于暖和是农民不希望看到的,但是如果冬天过于寒冷或者出现暴雪,也是农民不希望看到的。农谚还说“冬月打雷,黄土成堆”、“雷打雪,人吃铁”、“冬雷震动,万物不收”,这些农谚都说明“雷打冬”会严重影响人们生活。
总结,在古代社会,人们对恶劣天气的抵抗能力弱,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雷打雪”预示着接下来可能有暴雪,天气会异常寒冷,在饥寒交迫的情况,就可能出遍地起坟头的现象。
但是我们要明白,“雷打冬”是一种正常的天气现象,其与凶吉祸福等兆头无关,和人为因素更是无关,我们仅仅把它当成是一种天气就行。不过在现代社会,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冬天变得越来越暖和,“雷大雪”的天气也越来越常见,我们无需过于恐慌。
以上老话看上去有点夸张,但是这些老话的本意是警示我们要多留意天气的变化,以便更好的安排生产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