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飞冲天是什么意思?什么叫三飞冲天?
一、赋的名称和起源
赋创始于周末,发达于汉代。齐梁时的刘勰,认为“赋”体的名称和来源,起于《诗经》的六义,在《文心雕龙》中说:“《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最早写作赋体作品并以赋名篇的是学者荀况。《汉书》记载,荀况有赋十篇,今存五篇,即《礼》、《知》、《云》、《蚕》、《鍼》,收在《荀子》一书中。
先秦时代,“赋”字与文学相关的有两个含义,一是敷布、铺陈的意思,赋、敷、布、铺音相近,义相类,二是讽读口诵的意思。
“不歌而诵谓之赋”,是指适宜于诵读而不能像古代诗歌一样入乐可唱。
荀况善于利用民间文体,不但是写赋第一人,而且是写作曲艺辞体第一人。荀赋的基本特点是:字句基本整齐、有韵,带有半诗半文的性质;在表现手法上是“遁词以隐意,谲譬以指事”,即用种种巧妙的譬喻来代替直说。
隐语,民间的一种俗体,春秋时流行于下层社会,后传入宫廷,成为说客等人能言善辩的一种辞令。如《史记.楚世家》中记载:
庄王即位三年,不出号令,日夜为乐,令国中曰:“敢谏者死”。伍举入谏曰:“愿有进隐,曰:‘有鸟在于阜,三年不飞不鸣。’是何鸟也?”庄王曰:“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举退矣,吾知之矣。”
利用隐语来劝诫人主。
荀况在语言形式上,吸收《诗经》的句法,以四言韵文为《赋篇》主体,并且继承了“诗言志”的传统。
荀况的赋体作品并不成熟,保留着浓厚的隐语气息,文采也不甚华丽。战国末年,继荀况之后,开汉赋先导的人是楚国人宋玉(就是那位鼎鼎大名的美男)。
宋玉是“楚辞”家兼赋家。现存宋玉的赋十篇,《文选》载四篇:《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古文苑》载六篇:《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
以《风赋》为例,这篇赋以君臣问答的方式,借风为譬喻,用“大王之雄风”和“庶人之雌风”的说法,讽刺了贵族统治者的“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的欺骗,揭示当时贵族生活的骄奢和平民生活的穷困。
宋玉上继荀况,还没有完全脱离隐语的性质,但是从篇幅结构上,大大扩张了赋体的规模,用词华丽,富于文采。
他将荀赋以遁词隐语、谲譬指事为主的巧言状物,发展为夸张铺排、穷形尽相的正面描写,在机构上把对问与赋的正文分别开来,使对问既充当引子,以引出赋的正文,又充当序言,为后来汉赋的体制与创作奠定了基础。
汉赋,就是在荀赋、主要是宋赋的基础上,广泛吸收、综合了楚辞、《诗经》、先秦散文的一些文体特点和创作手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文体。
二、赋体的分类、体制特点和演变
最早将赋分类的是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将赋分为四类,其中把屈原等楚辞作品也作为赋体。班固的分类主要是按照赋作的流派划分的。
《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的编造最早的一部文学总集。主编萧统,把赋分为十五类,郊祀、游览、江海、物色、鸟兽、志、论文、音乐等。
明代徐师曾在《文体明辨》中把赋分为古赋、俳赋、文赋、律赋四类。多被后人接受。
1、古赋
主要指产生于两汉的辞赋,不讲究对仗、声律。
两汉辞赋兴盛的原因,与当时封建统治阶级的奖励提倡有很大关系。贵族追求各种享受的奢侈生活,为了“润色物业”,粉饰升平,招致了一批御用文人在自己的身边,专门要他们写歌功颂德的辞赋,来取得精神上的享受。
武帝、宣帝都爱好文学,重视辞赋,大臣们自然是“朝夕论思,日月献纳”、“诸生竞力,作者鼎沸”。
汉代辞赋描写的主要是帝王贵族的生活,反映的是他们的爱好。在赋作者本人来说,在作赋的时候,往往也怀有一些“意存讽喻”的意思。为了满足贵族的趣味,为了炫耀自己的才学,便尽量堆彻词藻,做些夸张繁缛的描写,最后带点劝诫的意思在里边。于是形成了汉赋的基本特点。
在表现手法上,对一物一事,往往不惜笔墨,反复类比、伸说,名为“将以风”,实际上是对贵族生活的一种渲染,是一种汇聚辞藻、字汇的游戏。
古体赋,即汉赋从体制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散体大赋,一类是“骚体”赋,一类是小赋。
散体赋,假设问答,韵散间出,散文的意味重。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杨雄的《长杨赋》,班固的《两都赋》,张恒的《两京赋》。
散体赋一般篇幅较长,规模很大,故又称散体大赋,或汉大赋。
典型的汉代大赋多采用主客对话的方式构成赋文。赋文前面往往有专门的序言,以说明创作的缘故和主旨。赋本身则可分为首、中、尾三部分。
首一般通过赋中人物简单的对话,介绍赋中人物问对的缘由,起着引子的作用。
中间部分是作品的主要内容,一般由赋中假设的主或客的高谈阔论构成。有些作品则以主、客各人的大段夸谈自成一个单篇,然后再将两个单篇合为一赋,也有少数作品采取了一问一答的方式。
在主客问答的赋中,结尾必以一方向另一方的诚服而告终。
也有某些赋未采取主客问答的方式,其开头则由作者写一简单的小序,交代作赋的缘由,结尾往往采用“楚辞”的“乱曰”或“辞曰”。
一般首、尾用散文,中间部分用韵文。韵文以四言、六言为主,杂以三言、五言、七言,以及长句。并常常使用楚辞的“兮”字句。
文采华丽,辞藻丰富,是汉代大赋语言上的显著特点。
铺张扬厉,一是描写事物,面面俱到,以求穷形尽相,“一经一纬,一宫一商”,二是通过大力的夸张、类比,铺叙所描写的事物,“赋家之心,包括宇宙、总览人物”,三是大量使用排比、对偶的技巧来组织华丽的文辞,层层铺垫,造成波澜壮阔的场面,雄厚充沛的气势。以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为例:
撞千石之钟,立万石之虡,建翠华之旗,树灵鼍之鼓,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汉代大赋在题材上以描写宫殿、游猎、山川、京城等宏大的事物为主,在主题上以夸耀帝国的声威,并对最高统治者歌功颂德为主,“体国经野,义尚光大”,而临近终篇,往往寄托一些讽喻君王励精图治的思想,这一特点,被称为“曲终奏雅”。
骚体赋,指在体制上极力模仿楚辞并且以赋名篇的作品。例如贾谊的《吊屈原赋》、司马相如的《长门赋》,班彪的《北征赋》,但不包括那些纯粹模拟楚辞的骚体诗。
小赋,一般不采用大赋那种设为问答、韵散间出的结构,是通篇押韵的韵文。韵文句式,有的是单一的四言,如羊胜《屏风赋》:
屏風鞈匝,蔽我君王。
重葩累繡,沓璧連璋。
飾以文錦,映以流黃。
畫以古列,颙颙昂昂。
藩后宜之,壽考無疆。
小赋从内容上可分为两类,专咏一物的称为咏物小赋,产生西汉,以抒情言志为主的称为抒情小赋,产生于东汉,如《归田赋》。
东汉的抒情小赋较之汉大赋是更具艺术性、更有生命力的清新文体。
汉大赋是汉赋的主干,骚体赋和小赋是汉赋的分支。骚体赋是汉大赋的前驱形式,抒情小赋是汉大赋的演变。
2、俳赋
又称骈赋,开始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俳,是俳偶,骈是骈拇,都是指字句对仗的意思。主要特点是追求字句上的工整对仗、音节上的轻重协调。如曹植的《洛神赋》: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到了南北朝时期,对偶工整,辞藻华丽、新巧的俳赋,成了一般赋作的主要体格。这一时期的赋在篇幅上已缩短。
赋体作品一般有形式主义的缺点,古赋堆彻词藻,俳赋追求妍巧,但从东汉开始,出现了一些疾世抒怀的作品。魏晋和之后,赋又加强了抒情性,语言技巧也有创新和提高。例如庚信的《灯赋》,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品物,表露的是闺房女子的离情,结构上不拘泥于前序、后乱和主客问答的形式,特点是句式整炼和对偶。
3、律赋
主要是适应唐、宋科举考试用赋而产生的一种既讲究对偶,又限制音韵的新赋体。赋体具体的产生,是隋唐科举制度的产物。科举用赋,从隋文帝开始,唐初沿袭此例。到了中唐,王起、白居易等,都是当时律赋的名家。宋代也以赋取士,直到元代,课试改用古赋。
律赋在体制上,除讲究俳偶外,以限韵为基本特点,目的是使考官容易分高下。一般限定字数,很少有超过四百字的。
在内容上不是阐释经义,就是向封建统治者歌功颂德。如唐代王起的《五色露赋》。
假借虚构的祥瑞,粉饰太平,在限定的程式内,力求合于课试的要求,无异于文字游戏。
4、文赋
受唐宋古文运动的影响而产生,主要特点是一反俳赋、律赋在骈偶、用韵方面的限制。接近于古文,趋向于散文化。代表如欧阳修、苏轼等。
文赋一般不排斥骈偶句,如苏轼的“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欧阳修的“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但也不像俳赋那样一位追求声色的华丽。在用韵上,较为自由。句式以四言、六言为主,但也有长句。在谋篇用句上,吸收了当时古文的章法、气势。也有铺陈的特点,但克服了喜欢用僻字和堆砌辞藻的毛病。缺点是,往往流于说理。
苏轼的《赤壁赋》是名篇。
赋发展到清代,因受当时八股文的影响,一般又把八股文的股对、程式引到赋作中来,从内容到形式,完全走入末流而无足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