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长江商学院经济学教授、长江商学院副院长李伟博士表示,他表示人口总量的下降,意味着中国未来的市场,无论是需求侧还是劳动力供给侧的规模效应都在递减,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随着少子化、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中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过去年轻人是劳动力市场的供应者,同时也是高消费人群。如今,这部分人群现在逐渐步入老年,替代他们的人越来越少,而中国的养老模式是由年轻人交社保供退休人员。随着人口老龄化、少子化,每一位年轻人需要抚养的老人会越来越多,在职人员就会有更高社保缴费负担。为应对越来越严峻的养老压力,我们要么提高社保交费比例,要么提高退休年龄。
此外,虽然理论上引入一部分年轻移民能减轻少子化带来的问题,但考虑到中国没有吸收和归化移民的传统,最好的补救办法,就是从现在开始鼓励生育,从过去抑制改成鼓励人口增长。
李伟还认为,“我觉得今天遇到的人口问题,一部分可以通过未来的技术提升来解决,包括ChatGPT各种一般类型的通用人工智能(AI),通用型人工智能在生产中替代一部分劳动者拥有广泛的应用空间。特别是对于中国、日本这样迅速老龄化的国家,未来的养老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很多养老服务都是人力密集型。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未来年轻人越来越少,老年人越来越多,我们还需要年轻人去做其他的工作。所以,这个时候,人工智能包括一些人型或者非人型机器人,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回看我国人口现状:
——中国新生儿的数量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2011-2020年我国每年新生儿的数量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出生率也一路下滑。2011年,我国新生儿数量为1790.3万人,出生率达到1.327%。随着我国适龄夫妻生育意愿的下降,我国每年新生儿数量出现下降。2020年,我国新生儿数量仅为1203.1万人,出生率仅为0.852%。2021年,我国新生儿人数为1062万人0.752%,出生率仅为二者数据均为近10年的最低值。
——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
2022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为2.8亿人,占人口比重已达19.8%。2022年9月,国家卫健委老龄司司长王海东表示,到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老年抚养比和社会抚养比将相继达到峰值。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老年人康复需求规模将进一步加大。
近年来,中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数量持续攀升,2021年超过2亿人,2022年达到2.1亿人,同比增长4.88%;65岁以上人口占比也从2016年的10.8%提升至2022年的14.9%。持续增长的老龄人口对于养老设备的需求也在增长。
李伟还表示,老龄化以后,整个社会的需求结构也会发生改变,一些新产业也会应运而生。人口增长的时候,母婴产品的需求非常大,而人口老年化的时候,养老的需求会上升。除了物质方面消费,很多老年人在精神方面也有很多消费需求,比如欧美一些国家老龄化也非常严重,老年人特别喜欢去听一些古典音乐会,未来中国的老年人对文化方面的需求可能也会增加,这也会带来新的产业结构变化,我们对此也非常期待。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